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零价铁-缓释碳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受氯代烃污染的地下含水层,采用零价铁-缓释碳技术进行修复中试研究。中试期间,向地下9~18 m受氯代烃污染的含水层(体积900 m3)注入7 200 kg零价铁-缓释碳药剂。对地下水中污染物进行定期监测,结果显示:零价铁-缓释碳技术可以高效地将地下含水层中的氯代烃污染物脱氯降解。其中1,2-二氯乙烷的去除率达99.90%以上,1,1-二氯乙烷的去除率达86.00%以上,氯仿的去除率达98.00%以上。在零价铁-缓释碳还原体系存在的条件下,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烷和氯仿三种污染物的半衰期分别为46,115,70 d。研究证明:零价铁-缓释碳技术可以高效地修复被氯代烃污染的地下含水层,并且修复期较短,对氯代烃类污染场地地下水的修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零价铁的性质特点以及基于零价铁的化学还原技术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其反应机理、影响因素,并通过中试研究验证了该技术对于氯化脂肪族化合物(CAHs)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闽南地区生态环境对酸沉降的临界负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闽南生态环境对酸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结果。考虑到干,湿2种沉降形式,试用1种新的酸沉降临界负荷计算方法;用树木和农作物的SO2容量代表酸性干沉降的临界负荷,用土壤酸缓部容量计算酸性湿沉降的临界负荷。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受河南平顶山姚孟热电厂温排水影响的白龟山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的情况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在室内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学特征进行了模拟增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体增温对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群组成、优势种的优势度、藻类密度和生物量均有影响。影响的程度与环境固有的水温及增温强度有关。室内增温模拟试验还表明:连续的增温对藻类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厦门近海海域海水二甲基硫排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厦门近海海域海水二甲基硫(DMS)浓度及其日变化的测定,估算了厦门近海海域海水DMS的排放通量。测定结果表明;①厦门近海海域海水中的DMS浓度有较大季节差异,春季为191~365ng/L,平均为288ng/L;秋季为119~351ng/L,平均为215ng/L。春季高于秋季,两季平均可达2515ng/L。②厦门近海海水DMS浓度还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夜间2∶00~4∶00最小,中午12∶00~14∶00最大,浓度变化可达3倍。海水DMS排放通量的估算结果表明,厦门近海海域海水春季DMS的排放通量为1612μmol/(m2·d)(以S计,下同),秋季为2984μmol/(m2·d),秋季明显大于春季。主要原因是由于厦门近海春秋两季海风风速不同导致的DMS传输速率K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风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好、成本低的土壤修复技术,特别适合大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但在环境温度低、土壤含水率高、土壤黏性大等情况下,其修复效果和修复周期会受到极大影响,且土壤中高浓度的污染物残留将严重影响场地修复目标的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生石灰的强化措施。结果表明:(1)生石灰可以显著提高机械通风法修复三氯乙烯(TCE)污染土壤的效果,缩短修复周期,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残留浓度。(2)生石灰对TCE的强化作用与生石灰的添加量和土壤类型有关,粉质黏土的强化效果要好于粉土和细砂,生石灰添加量越多,强化效果越好;(3)生石灰强化处理TCE的主要机制是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中TCE的解吸和挥发。  相似文献   
7.
土壤安全事关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是基本的民生保障,加快推进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迫在眉睫。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长效机制是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重大任务。本文总结了国际上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主要经验,分析了我国建立长效机制需要着力突破的关键问题,提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工作要重视建设六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庆市贴不贴纳污泡表层水及沉积物中总石油烃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贴不贴纳污泡是大庆市某石油化工厂生产废水排放场地,其石化废水的排放历史约 30年左右.按泡内水流方向采集水及沉积物样品,并对其中的总石油烃 (TPH)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氧化塘出口处水及沉积物中 TPH含量最高,沿水流方向,其它各采样点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该纳污泡内氧化塘对 TPH的降解能力较弱,而植物对水体中 TPH迁移的阻滞能力较强,沉积物对 TPH的吸附和固着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偶氮染料分子结构特征与其生物降解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研究了偶氮染料分子结构特征对其藻菌共生系统降解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藻菌共生系统对大多数偶氮染料有较强的降解作用,且这种降解作用的强弱与其分子结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染料芳香环上取代基团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染料分子量的大小都能影响其降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统计条件模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范围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用的空间插值模型在土壤污染范围预测时存在平滑效应,导致高值区被平滑和低值区被高估,在划定污染区范围时也往往忽视了插值结果存在的偏差。以某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为例,利用地统计条件模拟方法预测土壤中Cu、Pb的空间分布,在多次模拟结果的基础上估算污染概率,基于概率阈值确定污染区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条件模拟方法获得的土壤Cu、Pb模拟结果统计特征与调查样点的统计特征基本一致,且空间分布格局也相似。基于污染概率的污染区范围确定方法可以定量评估污染区范围预测的不确定性,对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效果与科学制定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