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稻、麦籽实中Cd的结合形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污染区稻、麦籽实中Cd的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籽实主要营养成分以蛋白质中结合Cd的比例最高;根据籽实中蛋白质在各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区分清蛋白、醇溶谷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对其中Cd的分析表明,以球蛋白和谷蛋白结合Cd的比例为高;通过Sephadex G75柱层析对Tris-HCl可溶性组分的分离分析表明,Cd-蛋白质结合体的表观分子量为54.5103和5.5103,并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污染稻、麦籽实中Cd、Cu、Pb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初探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采用组织化学及溶剂提取法研究了污染水稻、小麦籽实中Cd、Cu、Pb的分布及存在形态.结果表明,3种金属元素在水稻、小麦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浓度具有明显不均一性,胚中浓度显著高于胚乳,颖壳,皮层中浓度也较高;糙米、麦粒中的Cd、Cu、Pb在去离子水、0.1mol EDTA、1%醋酸、2.5% NaCl、0.2%NaOH、70%乙醇中的溶出比例有显著差异;综合2项试验结果可以看出Cd、Cu、Pb在籽实中主要与谷物成分结合形成配合物,其优势形态是蛋白质结合态.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碳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产生温室效应,并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选取了南京市的6个典型功能区,研究不同污染水平和不同季节下植物叶面颗粒物黑碳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将其与地面尘和表层土壤中的黑碳含量进行比较,探讨黑碳在多介质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含量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2)工业区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含量最高,并与其他功能区的差异达显著水平;(3)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黑碳含量越高,BC/OC值也越大,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4)黑碳气溶胶通过植被表层到达地表的过程中其含量逐渐下降,植物叶面颗粒物可作为监测大气黑碳污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预测萘(Naphthalene,Nap)菲(Phenanthrene,Phe)、芴(Fluorene,Fl)和芘(Pyrene,Pyr)在植物叶面的吸附行为,用化学分离法分离得到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海桐(Pittosporum.tobi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叶面角质层,研究了角质层对Nap、Phe、Fl和Pyr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植物角质层吸收Nap、Phe、Fl和Pyr的作用机理是分配作用。根据线性等温吸附曲线斜率K_d值表明,3种植物角质层对Nap的吸附性能非常强,表现为桂花强于海桐和马尾松;马尾松和桂花对Phe的吸附性能相似,略强于海桐;马尾松对的Fl吸附性能强于桂花和海桐,桂花对Pyr的吸附性能强于马尾松和海桐。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发现,马尾松角质层具有丰富的微观形貌,两侧气孔器排列紧密。桂花角质层表面粗糙呈褶皱状,海桐角质层表面平滑,但两者都未观察到气孔器。植物角质层微观结构的不同是导致植物吸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存在种间差异的重要原因。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观测显示:海桐、桂花和马尾松在C=O(~1 734 cm~(-1))均有信号,表明其表皮都有明显的酯键吸收峰;3种植物表皮角质层的C-O-C峰(~1 057 cm~(-1))也最为突出,这与其叶片中糖类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污染谷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加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查燕  杨居荣  刘虹  何孟常 《环境科学》2000,21(3):52-52-55
对污染水稻、小麦和玉米籽实中 Cd、Pb、Cu的分布及加工过程的去除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Cd、Pb、Cu在水稻、小麦和玉米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浓度分布不均 ,胚中浓度显著高于胚乳 ,且皮层和颖壳中浓度也较高 .但从单位重量籽实中的 Cd、Pb、Cu总量分布看 ,胚乳中占据绝对优势 .稻、麦籽实中 3种元素的浓度随样品加工浓度的升级去除率增加 ,水稻中 Cd、Pb、Cu的去除率可达 24.10 %、56.93%和 41.00% ,小麦分别为 61.66%、81.27%、78.37% .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常见绿化植物吸附大气颗粒物的能力,在南京市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选择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和二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进行研究,测定4种植物叶片吸附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及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对不同颗粒物的吸附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和种间差异,区域差异表现为城区城郊区远郊区;种间差异表现为二球悬铃木吸附能力最强,红叶石楠和海桐吸附能力相近,桂花吸附能力最弱。植物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特征为大颗粒物(粒径10.0μm)质量分数最大,细颗粒物(0.2μm粒径≤2.5μm)在数量上占一定优势。植物叶片上下表面微结构分析表明,植物叶片上表面吸附颗粒物的能力明显强于下表面,细颗粒物或更小粒径颗粒物主要被吸附在绒毛和深浅不一的沟槽处。  相似文献   
7.
多环芳烃(PAHs)是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能长期蓄积于人体和环境中。采用GC-MS测定南京市不同采样区9种绿化植物叶片中PAHs含量,用PCA和特征比值法进行源解析,用毒性当量浓度评价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南京市各采样区绿化植物叶片中PAHs主要以2、3、4环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占比超过78%)且Pyr、Phe、Fla是主要PAHs组分(占比超过65%)。(2)叶片中PAHs含量主要来源于汽油和煤燃烧(49.85%)、柴油和生物质燃烧(27.10%)及石油类/成岩活动(17.76%)。(3)7种强致癌PAHs的总毒性当量浓度(TTEC)占16种PAHs之比大于92%,其中Ba P(53.61%)和D(ah)A(16.95%)贡献率最高。(4)化工区叶片中PAHs的TTEC(0.28 mg/kg)在各采样区最高。因此,南京局部地区大气环境中PAHs的生态风险较大。结果可为减轻南京市PAHs污染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视频服务器集视频采集、实时压缩、网络传输等功能于一体,应用领域广泛.介绍了一种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实现方案,采用MPC860T作为主CPU,实现对音视频编解码芯片AT2042及视频采集芯片TVP5150的控制,并实现了数字视频信号的网络传输功能.给出了网络视频服务器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