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18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某铁路局行车事故多发情况,从事故等级分布、类型分布、原因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等多个方面对2005-2014年1 784起铁路行车事故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得出了近10年该铁路局行车事故的分布规律.一般D类事故1 008起,占事故总数的85%,是铁路行车事故的绝对主要等级;延误事故1 059起,占事故总数的59.4%,是铁路行车事故的主要类型;设备原因行车事故1 185起,占事故总数的66.42%,是铁路行车事故的绝对主要原因.铁路行车事故在年、月、日、时上的高峰期分别为2006年(293起)、8月(180起)、周五和周天(267 +288起)、14:00-16:00(184起),分别占事故总数的16.4%、10.1%、31.1%、10.3%.车站铁路行车事故978起,占事故总数的54.8%;其中四等站事故最多为345起,占车站事故总数的35.3%,特等站事故次之为187起,占车站事故总数的19.1%.  相似文献   
2.
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14种有机磷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固相萃取耗时长、工作量大、有机溶剂使用量多相比,本文建立了一种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14种有机磷酸酯的新方法.地表水样过膜后,直接注入在线固相萃取净化装置,经净化后进入分离柱分离,用乙腈和0.1%的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14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分析时长13.0 min,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8,地表水和自来水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64.8%—11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9.3%,检出限为0.1—2.7 ng·L~(-1).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分析通量和灵敏度,准确度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地表水和自来水中有机磷酸酯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亚硝酸盐积累对A~2O工艺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薇  李磊  杨莹莹  张悦  彭永臻 《环境科学》2010,31(9):2105-2112
常温条件下,通过控制好氧区DO浓度为0.3~0.5 mg/L,同时增大系统内回流比以降低系统好氧实际水力停留时间(actual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AHRT),在处理低C/N比实际生活污水的A2O工艺中成功启动并维持了短程硝化反硝化.但随着系统出水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逐渐恶化.当好氧区亚硝酸盐浓度19 mg/L时,系统出水磷浓度大于进水磷浓度,系统处于净释磷状态.通过对原水COD浓度、反应区温度、pH值、游离亚硝酸浓度(free nitrous acid,FNA)等分析,表明碳源不足及短程硝化引起的亚硝酸盐积累影响了聚磷菌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尤其是好氧区较高的FNA浓度(HNO2-N 0.002~0.003 mg/L)对聚磷菌好氧吸磷的抑制是导致系统除磷效果恶化的直接原因.通过外投碳源提高原水COD浓度,提高了聚磷菌厌氧释磷合成PHA的能力;同时增强了系统的反硝化能力,降低好氧区亚硝酸盐浓度,从而降低FNA对聚磷菌好氧吸磷的抑制程度,系统的除磷性能可迅速恢复;系统对磷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而环境容量的过度使用,又会反过来约束能源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确定我国的能源发展方向将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对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近几年来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持续小于能源消费总量,供需缺口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全面和系统的梳理环境质量、功能分区、总量控制和低碳经济等能源发展的环境约束条件,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能源环境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ReaxFF力场利用LAMMPS软件建立毕兹分子(QNB)的模型,模拟微观条件下等离子体降解毕兹的反应机理.通过模拟考察300 K恒温条件下毕兹在活性粒子作用下的行为.研究表明毕兹在O自由基作用下降解主要通过苯环活化开环、羟基夺氢反应以及奎宁环中N-O键的形成3个过程,·HO2、O2、NO、NO2这4种活性粒子在模拟中基本未对毕兹分子造成任何破坏.利用ReaxFF MD分子模拟方法对常温环境下等离子体降解毕兹反应机理研究的一个尝试,可为相关的毒剂降解试验机理分析、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阐述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尤其是黑龙江省环境资源状况。环境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改善环境保护的法制环境、解决突出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环境保护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社会发展也要充分考量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次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Cr(Ⅵ)污染物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r(Ⅵ)对8种浮游植物的生长普遍有抑制作用,而较低浓度Cr(Ⅵ)则易促进旋链角毛藻、青岛大扁藻及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并且在Logistic生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Lorentz方程和GaussAmp方程,引入Cr(Ⅵ)污染物浓度项,建立Cr(Ⅵ)污染物条件下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来描述Cr(Ⅵ)存在条件下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过程,其中Lorentz方程可描述Cr(Ⅵ)浓度的变化对浮游植物生长速率参数的影响,而GaussAm  相似文献   
8.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预处理。分别考察反应时间、铁粉投加量、Fe/C(质量比)、pH值及曝气速率对母液废水中的COD和聚乙烯醇(PVA)去除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废水COD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 h、铁粉投加量为30 g/L、Fe/C为1:2、pH值为2、曝气速率为0.8 L/min。在该条件下,废水中COD、PVA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2)%、(98%±1)%和(55%±3)%,废水的BOD/COD值从0.3提高到0.5,可生化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废水中的NH3-N、浊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去除,出水中总铁含量也很低。  相似文献   
9.
农村沼气作为一种特殊的清洁能源,在沈阳市农村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沼气工程在北方地区应用的阐述,力图推动北方农村沼气在农业源减排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废旧印刷线路板粉末为原材料,采用压片电解方法回收单质铜,研究了CuSO_4·5H2O浓度、H_2SO_4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NaCl浓度对电解过程中Cu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旧印刷线路板中的Cu以Cu2+的形式进入溶液,最终以粉末形式沉积在阴极;过高的H_2SO_4浓度、电流密度和NaCl浓度会导致析氢反应等,从而降低Cu在阴极和溶液中的分布;当CuSO_4·5H_2O浓度、H_2SO_4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NaCl浓度分别为50 g/L、6 mol/L、80 m A/cm~2、5 h、40 g/L时,Cu在阴极、溶液、阳极泥中的分布比率分别为63.16%、34.14%和2.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