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DPSIRM概念框架模型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片面性、单个指标隶属信息遗漏及权重确定主观性问题,以岩溶典型区-贵州省为例,结合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DPSIRM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集对模型对贵州省2005~2012年水资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和2006年整个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7~2012年处于较安全状态,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呈现整体转好的态势.水资源的状态和水资源管理是目前影响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提高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是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根本保障;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岩溶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岩溶地区典型流域——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2008、2013年4期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Arc Map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流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构建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与管控措施。研究表明:2000~2013年赤水河流域无风险区、潜在风险区、轻度风险区分别由1.66、2.95、75.41 km~2上升至5.63、21.81、115.45 km~2,而中度、重度风险区却分别下降了35.6和40.27 km~2;历年生态风险演变格局为以城乡建设用地为中心,生态风险由轻度、中度、重度向潜在或无风险区过渡,轻度、中度、重度主要以点状扩散或增加,潜在及无风险区则连片分布于农田区和山地丘陵区;基于不同生态风险区的风险源管控对策,对建立流域生态风险预警机制、降低流域生态环境风险、维护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及现有水生态足迹理论及其模型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供给及净化服务功能的贵州省水生态占用概念与模型,将其划分为生物生产和非生物生产的水生态占用两部分,建立水产品、水资源、水环境3类账户,并在此基础上以2000—2014年的贵州省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水产品账户中,贵州省水产品消费的水生态占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水生态承载力波动变化较小,水产品消费呈生态赤字状态,且其生态压力较大;(2)水资源账户中,贵州省淡水资源的水生态占用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水生态承载力则呈明显波动的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大,淡水资源消费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且其与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态势一致,淡水资源消费的生态压力较小;(3)水环境账户中,水环境生态压力主要来源于氮污染,2000—2010年消纳污染的水生态占用变化不大,2011—2014年波动较大,历年生活水污染账户值均大于工业,今后要注重加强生活水污染防治,消纳污染的水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的趋势,水环境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其生态压力较高;(4)与现有生态足迹模型的比较分析可知:该模型核算更为全面;不考虑均衡因子,并以最大水生态压力指数来评价区域水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状态具有合理性,更能准确反映贵州水生态的实际情况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遭受破坏后生态系统很难恢复,开展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并进行相应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别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和灰色关联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进行比较研究。评价指标包括:结构功能、可持续利用能力、动态变化,综合反映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程度。选择桂林、昆明、毕节地区3个喀斯特地区带入评价模型进行实例研究。通过对评价方法比较,结果如下:毕节地区在两种评价结果中均列于最后一位,均处于亚健康状况。桂林和昆明两个地区的排序不定,在第一、二位之间变动,同属于健康状态。由此,了解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找到评价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适合的方法,对进一步进行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生态整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省份之一,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通过对人口容量、生物生产力与生物量、敏感性和承灾能力等4个方面的分析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喀斯特脆弱环境形成的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的影响机理,根据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贵州喀斯特山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阐述了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悬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接着以乌江流域为例,对流域内40个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了流域内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促进乌江流域的县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某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PSR框架模型的发展,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赋权法确定权重,运用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模型,对该区域2003~200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3年的0.134(敏感级)升高至2006年的0.269(临界安全级),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呈好转趋势,土地所受的生态压力整体上有所加大.现有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改善主要依赖于对现有土地生态问题的治理.现阶段土地的生态压力依然严峻.对2003~200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进行分析显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状况已进入快速改善阶段.  相似文献   
8.
辛亮  苏维词 《中国环境科学》2023,(10):5475-5487
为揭示FAST工程的建成对宁静区及区内不同圈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为区域未来的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提供一定参考,以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干扰度和脆弱度指数构筑评价模型来分析该区域2000~2020年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草地、耕地为FAST宁静区的优势景观类型,前10a景观变化以草地、耕地向林地转化为主,人类活动相对较弱;后10a建设用地快速增加,三个圈层综合动态度皆有所上升,景观变化渐活跃但仍处于较低可控水平;FAST宁静区以低、较低、中生态风险区为主,核心区、中间区生态风险低,但受FAST工程影响有上升趋势,边远区生态风险变化表现为“两极下降,中间升高”的纺锤状;FAST宁静区生态风险呈空间正相关且相关性越渐显著,分布特征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  相似文献   
9.
贵阳市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阐述了贵阳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主要景点,分析了该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以红枫湖区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掌握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情况能为共同体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以红枫湖所在地为研究区,借鉴VOR生态模型建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的SC模型。评价体系中27个指标等级设定参考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相关文献,未有明确标准的指标采取标准化或者自然断点发划定等级,权重采用AHP确定。结果表明:(1)研究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整体属于亚健康状态;(2)因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生命共同体健康(H)指数在2010年最低;(3)山的基本状态指数与评价其他子系统基本状态的多个指标存在相关性;(4)生命共同体基本状态(S)指数与林、湖强度相关;(5)2005~2015年H指数增加得益于湖的基本状态得到改善。以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实地实施的方针政策相结合,确定影响生命共同体健康的主要因子有地形地貌、极端雨量、水利工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最后,从重点湖泊区保护、水库生态环境优化、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实施、重点工业区、土地开发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5个方面提出生命共同体健康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