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家宽  陈霞 《安全》2013,(8):5-7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预案、法制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因盲目施救、施救不当、应急救援不力、应急处置不及时、应急物资储备缺失、蓄意瞒报迟报漏报等原因导致的人员伤亡扩大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造成了更大的人员伤  相似文献   
2.
气候因子对混播草地不同种群生长及其个体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研究了混播草地中黑麦草 (Lolium perenne)、白三叶 (Trifoliumrepens)和白苞蒿(Artemisialactiflora)的生长特征及其个体消长特点 ,分析了主要气候因子 (温度、降水和日照 )对其构件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黑麦草分蘖的负效应显著 (P〈0 .0 1) ;温度和降水与黑麦草叶片、白三叶匍匐茎和白苞蒿侧枝生长存在显著 (P〈0 .0 1)或弱显著 (P〈0 .1)正相关 ;日照对 3种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温度和日照对植物生长的互作效应大于温度和降水的互作效应 .黑麦草分蘖数与白三叶分枝数相互消长 ,而黑麦草叶片与白三叶匍匐茎生长具相互促进作用 ;白苞蒿侧枝和白三叶匍匐茎生长相互促进 ,其生长点数则由相互促进向相互抑制转化 ;黑麦草与白苞蒿种群生长具正效应作用 .黑麦草叶片、白三叶匍匐茎和白苞蒿侧枝生长具明显季节动态性 ,而黑麦草分蘖、白三叶分枝和白苞蒿侧芽数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黑麦草分蘖和白苞蒿侧芽具夏秋发生优势 ,而黑麦草叶片生长具春末潜势 ,白苞蒿侧枝具旺盛期 (6~ 9月 )生长优势 .图 1表 3参 2 7  相似文献   
3.
利用垃圾堆肥改良水稻土I:对水稻土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土质的要求,本文从资源化利用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的角度出发,将自然堆置多年的垃圾堆肥应用于土壤改良.由于垃圾堆肥质地粗松,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同时考虑到水稻土对垃圾堆肥的承纳量,本实验设计了0、7.5、15、22.5kgm^-2 4个垃圾堆肥施用剂量,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季节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相较对照小区(0kg m^-2),施用垃圾堆肥可以有效地改良水稻土的物理化学性状:有机质、全N、全P、碱解N和速效P的含量分别提高5%—240%,土壤中细砂含量升高,粘粒含量下降.而且这种改良的效果随着垃圾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耕作深度上,以0-10cm土层的效果最佳,10—20cm次之,20—40cm最低.本实验结果表明,垃圾堆肥不仅是上海市水田旱作土壤的有效改良添加剂,而且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出路的一条有效途径.表2参7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子湖“堑秋湖”渔业资源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堑秋湖"是广泛存在于鄱阳湖湖区且与鄱阳湖水文节律特征相顺应的一种渔业方式。为了解"堑秋湖"渔获物组成特征及其产量与水位之间的关系,于2011~2013年"堑秋湖"期间对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子湖大湖池和沙湖进行了连续3年的渔业调查。2011年,大湖池和沙湖与修河分别相通23d和10d,鄱阳湖属旱涝急转气候;2012年鄱阳湖水势较大,大湖池和沙湖与修河分别相通124d和108d。2013年鄱阳湖再现旱情,大湖池和沙湖均未能与修河连通。2011年渔业调查开展7次,2012年调查9次,2013年调查5次。3a调查累计获得鱼类59种隶属于6目12科43属。3年研究结果表明渔获物以鲤科鱼类为主,在种类上变化不大但优势物种有所改变且渔获物产量呈下降趋势,无度量多维排序结果(MSD)显示鱼类群落在不同年度和子湖间分离明显。经济鱼类的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与水位变化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经济鱼类产量与当日水位呈正相关性,但2012年和2013年两者的相关性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流域基本特征、面临挑战和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流域总面积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39%,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健康维系着流域内,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面认识鄱阳湖流域基本特征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流域面临的五大科学问题:“山 江 湖”的相互关系与流域的生态健康;全球变化背景下流域生态系统的响应;流域生物多样性地理格局与社会经济合理分区;长江流域环境演变对鄱阳湖流域的影响;流域科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全流域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流域水循环是流域生态系统的核心,其中流域过境水是流域水循环的一个重要要素。通过对大量有关太湖流域水文资料的流域水平衡分析,初步探讨太湖流域过境水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结果显示太湖流域是长江流域中受过境水强烈影响的一个子流域。在太湖流域,流域过境水的引入扩大了流域水循环总的通量,影响了流域水循环的路径,改变了流域水循环水的配置格局。同时水循环作为流域内物质运输的介质,流域过境水的引入对太湖流域内物质的运输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影响了污染物的运输,增加了污染物在太湖当中的沉积与滞留  相似文献   
7.
淡水双壳类是淡水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流等生态系统中有重要功能。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对江西赣江中下游淡水双壳类的种类、分布及丰度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双壳类34 种及亚种,隶属3科14 属。中游双壳类有8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和河蚬;下游干流有34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河蚬、洞穴丽蚌和中国尖嵴蚌。赣江中游、下游干流双壳类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4±91 ind./m2、210±254 g/m2,267±441 ind./m2、2123±3148 g/m2。从赣江中游到下游干流双壳类物种多样性、密度和生物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的污染足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污染足迹”的概念出发,利用官方统计数据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各工业部门的污染状况,核算了1994~2001年间中国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的污染成本和收益.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产品出口的污染密度要小于进口的污染密度;1999~2001年中国虽然存在工业产品贸易顺差,实际上却向国外转移了污染足迹;化学工业的净进口帮助中国转移了最多的污染足迹,污染足迹的流入主要来自纺织业和机械工业的净出口.  相似文献   
9.
城乡交错带--特殊的生态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城乡交错带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城乡交错带与城市化和生态交错带的关系,并讨论了城乡交错带的城乡复合特征、界面效应及动态变化等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从资源化利用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角度出发,将堆置多年的垃圾堆肥应用于土壤改良.为了研究在此过程中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垃圾堆肥施用量:0、7.5、15、22.5kgm^-2.在其上分别种植了大叶醉鱼草和紫菀,经过1个完整的生长季节,研究土壤中7种重金属含量的变化:Pb、zn、Cu、Cd、Cr、Hg和As.结果表明,垃圾堆肥对土壤的环境质量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垃圾堆肥施用剂量的增加,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随之增加,但在本实验的垃圾堆肥用量下,重金属的含量指标均符合国家三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且大部分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重金属在水稻土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内,对20~40cm土层影响较小,没有出现重金属下渗问题.植物的生长量指标为确定垃圾堆肥的施用剂量提供了1个有效的参数,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水稻土对垃圾堆肥的最大负荷量为15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