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生物圈保护区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功能和结构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保护区,人们自然会认为它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然而由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建立的生物圈保护区,则具有一套全新的概念。除了保护之外,它还具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的示范功能,强调在保护区内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同时,还具有研究、监测、教育、培训等多项功能。生物圈保护区还联合成网,力图覆盖地球上所有的有代表性的陆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面对全球性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生物圈保护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探寻一条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的途径做着贡献。本文围绕生物圈保护区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各项功能与结构分区的定义对生物圈保护区的特点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3.
4.
5.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很快,从1978年的34个(占总面积的0.13%)发展到了1999年的1146个(占总面积的8.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中国,认识到自然保护区应该存在下去,并且应该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1].为了自然保护区的生存,也为了确保自然资源得到保护,发展策略和保护策略应当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自然保护区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有效持续地管理这些保护区。这几乎是各国政府政策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在强大的人口资源压力和抢救保护政策下建立起来的 ,管理体制内的责任未能理顺和与经济发展脱节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配套的政策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大会的主要议程 引人瞩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次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于1995年3月25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落下帷幕。来自102个国家和14个国际及地区性组织的421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历时5天的会议着重对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塞维利亚纲要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章程草案进行了讨论与修改,同时对1984年第一次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所制定的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为鼓励自然保护与持续发展的投资,同时缓解一些国家所面临的债务危机,80年代中期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叫做“自然保护替代债”(Debt—for—nature exchange)的投资方式。“自然保护替代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呢?它是怎样的一种交易呢?参加这一交易的各方将会有哪些得失呢?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对这方面情况做一扼要介绍,以利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20年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得到日益广泛的认识。如今,许多持续发展的项目都把最大程度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做为设计目标。而许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努力也指望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尤其是给那些与保护区有关的,并为自然保护提供机会的人们带来利益。现在许多政府和国际机构都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因此,针对具体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环境制定出特定时期的实施措施,将可能成为90年代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全国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念勇  郭志芬 《环境保护》1994,(11):46-47,43
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事业迅速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由1978年的34处发展到1993年的766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90处,并有10处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保护面积达66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6.8%,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对抢救和保护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