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3篇
  免费   2823篇
  国内免费   955篇
安全科学   737篇
废物处理   644篇
环保管理   956篇
综合类   5154篇
基础理论   193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928篇
评价与监测   392篇
社会与环境   320篇
灾害及防治   39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1047篇
  2012年   904篇
  2011年   893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Why are some environmental risks distributed disproportionately in the neighborhoods of the minorities and the poor? A hypothesis was proposed in a recent study that market dynamics contributed to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inequity. That is, locally unwanted land uses (LULUs) make the host communities home to more poor people and people of color. This hypothesis was allegedly supported by a Houston case study, whereby its author analyzed the postsiting changes of the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ighborhoods surrounding solid waste facilities. I argue that such an analysis of postsiting changes alone is insufficient to test the causation hypothesis. Instead, I propos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equity dynamics and causation. I suggest that the presiting neighborhood dynam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rol neighborhoods be analyzed as the first test for the causation hypothesis. Furthermore, I present theories of neighborhood change and then examine alternative hypotheses that these theories offer for explaining neighborhood changes and for the roles of LULUs in neighborhood changes. These alternative hypotheses should be examined whe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LUs and neighborhood changes in a metropolitan area. Using this framework of analysis, I revisited the Houston case. First, I found no evidence that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presence of LULUs made the neighborhoods home to more blacks and poor people, contrary to the conclusion made by the previous study. Second, I examined alternative hypotheses for explaining neighborhood changes-invasion-succession, other push forces, and neighborhood life-cycle; the former two might offer better explanation.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quity and justice; Locally unwanted lane uses; Siting; Market dynamics; Invasion-succession; Neighborhood changes  相似文献   
2.
徐红  刘飚 《干旱环境监测》1991,5(4):208-209,213
本文对某铀矿职业工人和非职业工人头发中的总β、总α放射性水平和铀、钍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矿工人体内铀和钍的蓄积量均在正常放射性本底水平范围内,从头发中检验未观察到工人体内铀、钍放射性水平有明显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变化环境下北江下游年径流量的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西北江的水文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北江下游的来水条件发生变化。采用斯波曼检验(Spearman’s rho test)和Mann-kendall法系统地分析了北江下游的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江下游变化环境下年径流量的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西北江近50年来的大规模联围筑闸、大规模无序采掘河床泥沙等剧烈的人类活动,导致北江下游三水水文站年径流量在1990年左右发生了变异;所建立的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结果表明,从变异后的序列中统计出来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能准确地反映出环境变化后年径流量之间的关系,所建立的加权马尔可夫链法预测变化环境下的年径流量是可行的,预测效果也比较好;按文章确定的分级标准,依现有的资料信息推断,环境发生变化后,在未来长期过程中,北江下游出现平水年的机会最大,但年际间的丰枯波动概率也不小。这一结果值得水资源管理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4.
青岛地区边界层特征及酸雨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岛地区边界层风场与温度场垂直分布很特殊,在1500m高度以下风场,近地面层风速较小,300-400m高度风速较大,500m以上风速减小,1000m以上又逐渐增大。温度层结早晚稳定,午后200m以下不稳定,混合层不高,一般在400m左右,有时可达700m,低空经常出现多层逆温。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并经常受江淮气旋和黄淮气旋影响,气旋经过青岛地区时,流场经常出现上、下辐合气流。引入平直和上、下切变两种气流,应用平流扩散方程,对青岛地区连续点源所排放的污染物作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在单一平直气流时,污染物传输较远,但浓度轴线也在一定距离上与地面相交。尤其是在雨天,污染物只在局地散布,浓度较大。当风向出现上、下层切变时,污染物传输范围受限制,这些污染物质在雨天经过化学变化即在近距离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5.
灌丛群落为华北土石山区常见的次生植被类型,揭示其演替规律对明确北京区域森林动态及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样线调查方法,选择封育5、7、10和15 a的4个地段,进行10 m×10 m样地调查.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灌丛群落的物种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以及单位面积生物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递增,灌丛先锋阳生性优势种重要值下降,阴生性和乔木树种重要值上升;封育到第7年时,乔木加入演替序列,到第15年时开始构建乔木层片;群落生态优势度指数降低,均匀度指数上升,灌丛植被向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稳定的方向演替;研究区内植被潜在演替序列为: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x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灌丛→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灌丛→山杨Populus davidiana×椴树混交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效降解菌对受污土壤进行生物强化修复是提高修复效果的可行途径之一,其中降解菌的竞争力与适应性是决定强化修复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以实验室保藏的1株氯氰菊酯高效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CF31为对象,开展菌株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染土壤修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F31生物活性高,环境适应力强,在温度15~35℃,pH值5...  相似文献   
7.
通过滦河干流滦县水文站径流的长期演变趋势,分析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文效应及其生态响应。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滦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出现显著的衰减趋势,并引起滦河下游河道系统严重退化、近代滦河三角洲萎缩、下游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等若干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应加强竞争性用水条件下的河流生态水文调控,以改善滦河下游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酸雨和SO2对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以油菜和白菜为材料,分别将其暴露于模拟酸雨(pH2.8—5.6)和模拟酸雨与0.1ppmSO_2环境中,测定单独污染与复合污染对蔬菜生长反应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pH2.8)和酸雨(pH4.6)与0.1ppmSO_2复合处理均对LAR有明显抑制,LAR最多可减少37.5%。模拟酸雨(pH2.8,3.6)使蔬菜减产1.4—8.7%,而模拟酸雨与SO_2复合污染可使蔬菜产量减少7.9—28.9%(P<0.05)。  相似文献   
9.
上海南汇潮滩表层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C/MS分析了上海南汇淤泥质潮滩6,8两月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结果表明,该区在6月和8月8潮滩中PAH组化芘,苯并芘及黄蒽具有较高的含量,并且在PAH总量中所占比重也产大,在潮滩沉积物中已呈明显富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选取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ce)作为代表微生物菌种,考察了菌体产铁载体的规律,并研究了添加菌体对水培油麦菜吸收砂基和水基中Cd2+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根际微生物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典型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通过平板实验证实荧光假单胞菌菌体代谢能够产生铁载体,且产铁载体量随着菌体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铁载体能够与Cd2+络合,将Cd2+固定,使得油麦菜对Cd2+的吸收减少。添加菌体后,采用砂基和水基方式培养的油麦菜中Cd的含量分别减少了27.23%~50.74%和10.57%~45.53%,表明菌体形成的根际微生物能抑制油麦菜对Cd的吸收。因此,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铁载体可在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