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广西钦州湾茅尾海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本文于2019年10月采集茅尾海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样品6件,对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茅尾海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正构烷烃的含量(干重)为1835.6×10?9~5661.6×10?9,PAHs含量(干重)为39.45×10?9~138.12×10?9,总体处于含量较低的水平;参数比值法分析结果显示,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陆源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及浮水植物;PAHs具有大分子化合物占优势的特征,组分分析法结果指示PAHs主要来源于煤、草木等的燃烧;应用效应区间低/中值法对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AHs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研究广西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与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分别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在钦州湾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116件,测定7种重金属的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和污染载荷指数对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其潜在生态风险,采用富集系数法和UNMIX模型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As为 (10.18±4.61)μg/g,Cd 为(0.17±0.13)μg/g,Cr为(44.28±23.56)μg/g,Cu为(18.53±10.75)μg/g,Ni为(23.38±11.11)μg/g,Pb为(24.76±12.75)μg/g,Zn为(62.66±27.32)μg/g,重金属含量比其他海域低,与本区近15年的调查数据相比也有所下降,但Cd含量呈增加趋势。地累积指数和污染载荷指数显示,Cd处于较高污染水平,污染严重区域主要位于防城港近岸,说明人类活动对该区域Cd分布有较大影响,且Cd是影响污染载荷指数的主要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Cd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富集系数显示,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UNMIX模型识别出3个潜在污染源,源1代表以Ni为主的矿石燃烧源,源2代表船体涂料、养殖废水的排放源,源3代表防城港近岸工业污染及岩石自然风化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企沙半岛近岸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及质量现状,笔者于2020年11月在企沙半岛近岸海域采集表层海水样品67份,分析海水的理化性质和6种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As、Cd、Cr、Cu、Pb、Zn的含量分别为(2.06±0.89)μg/L、(0.08±0.06)μg/L、(2.13±0.76)μg/L、(1.91±0.74)μg/L、(0.22±0.19)μg/L、(16.17±12.89)μg/L。与研究区近10年的数据相比,Cr与As有所增加,其他元素的含量大致持平或略有下降。重金属的分布范围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推断可能有不同的来源。研究区大部分海水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一类水质标准,少数符合二类、三类水质标准。影响水质的元素主要为Cu和Zn,水质综合指数结果表明,海水为清洁级。利用风险熵对海洋生物的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u、Zn、As存在生态风险。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重金属含量与总磷、盐度有一定的关系。利用PCA-MLR模型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解析,得出船体涂料及废水、自然背景岩石风化、工业及养殖废水3种来源贡献率分别为41%、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