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新型开顶式气室(OTC)开展CO_2浓度升高和大气增温试验,分别为模拟增温2.0℃,模拟增温2.0℃且CO_2浓度增加到650μmol·mol-1,对照CO_2浓度约410μmol·mol-1,对马铃薯叶片、叶柄和茎等地上生物量、根和块茎等地下生物量积累过程及其特征参数的协同影响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为半干旱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模拟增温2.0℃且CO_2浓度增加到650μmol·mol-1,马铃薯茎和地上部生物量积累显著比对照高35.8%—53.4%;生物量较单独增温处理显著增加24.4%—34.4%。马铃薯茎和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积累速度出现时间推后,最大积累速度加快,生物量快速积累间隔日数较单独增温处理和对照均延长。大气增温加CO_2浓度升高复合处理试验中,马铃薯块茎鲜质量积累在块茎膨大中期略低于单独增温处理外,在其余积累时段均高于单独增温处理以及对照。马铃薯成熟期块茎在复合处理下,鲜质量显著高于单独增温处理24.1%;高于对照3.4%。马铃薯块茎鲜质量最大积累速度出现时间也推后,快速积累期间隔日数较单独增温处理延长,但与对照接近。增温与CO_2复合处理使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干物重积累增多,经济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基于相对湿润度的干旱指数分析方法,应用中国西南1958—2012年气候资料,分析近55年中国西南春季干旱10年际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58—2012年西南春季干旱发生频率呈东北向西南递增分布特征,春季干旱发生频率80%以上区域分布于云南高原、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区域;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的部分区域几乎每年春季均会出现轻度干旱。重旱和特旱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原南部、川西南山地和云南高原北部区域。西南春季轻旱、中旱和重旱以上干旱平均发生区域占研究区域总面积分别为42%~45%、16%~29%和1%~8%,春季轻旱发生面积呈波动变化,中旱和重旱发生面积呈略减少趋势。云南高原、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春季干旱强度大,但干旱强度振荡幅度小,年际波动小;川东盆地、贵州高原春季干旱强度虽然相对较小,但干旱强度振荡幅度大,年际波动大。西南春季干旱变化经历了5个明显的变化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干旱强度逐渐增强;70年代,干旱强度逐渐减弱;80年代到90年代初,干旱强度又一次加强;在90年代中期到2004年,干旱强度再次减弱。西南春季干旱指数存在显著的2~3 a和7~8 a周期振荡,春季轻旱发生面积呈波动变化,中旱和重旱发生面积呈略减少趋势。2005年后干旱指数累积距平呈负增长趋势,干旱强度逐渐增强,预计未来10年干旱强度可能将增强。  相似文献   
3.
铅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函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铅冶炼企业周边3 000 m范围内220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有毒有害元素铅、镉、砷和汞的总量和有效态含量,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受到汞、砷、铅、镉的污染依次明显严重,土壤重金属的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0%,土壤镉、铅、汞、砷的生物有效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5.9%、17.2%、0.58%、0.11%。土壤铅、镉和砷的总量与其有效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汞的总量与其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土壤铅和镉的总量和有效态含量可以用直线函数和幂函数表达,函数反推的有效态值和对应统计值的变异系数不大于10%。  相似文献   
4.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为单体,反应型低聚硅氧烷(OSS)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制备了三元高吸油树脂,优化了制备条件,考察了其对不同有机溶剂的吸油性能,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树脂制备的优化条件为BA,St,SMA,OSS,AIBN的质量分别占单体总质量的39.60%,39.60%,20.80%,0.21%,1.50%,于55℃下反应24 h;在该优化条件下所制备的树脂对氯仿的吸油率可达80.2 g/g;树脂对氯仿和二氯甲烷的吸油率远高于其他有机溶剂。表征结果显示,树脂形成了一定的网络结构,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90%以上,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而目前对于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机制和影响强度等都没有完全知晓。本文从2003~2012年间的典型人因事故案例的原因分析入手,初步确定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建立了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层次模型,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关联度进行了排序,依次为组织管理因素、员工个体因素、领导力因素、群体因素和物态环境因素,为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以及控制煤矿人因事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应用场景是影响催化剂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依托实际工程,对用于履带制造、高分子材料生产、合成革制造废气治理的同批次Pt-Pd/γ-Al2O3整体式催化剂进行取样(分别记作S1、S2、S3),在实验室评价系统中表征样品的催化性能并分析失活原因。结果表明,S1、S2、S3的催化活性均有所下降,S3上乙酸丁酯和丁酮的最大转化率不足80%,且产生大量乙酸等异味中间产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扫描电镜(SEM)等表征结果显示,S2、S3的失活与载体烧结、贵金属流失和团聚及催化剂供氧能力变差有关;S1的失活可归因于催化三氯乙烯引起的积碳,可通过高温空气煅烧得到再生;S1、S2、S3的PdO含量均降低,表明催化剂的失活与氧化还原能力变弱有关。研究结果可为...  相似文献   
7.
姚玉璧  杨金虎  岳平  陆登荣 《生态环境》2011,20(11):1585-1593
基于三江源区1959—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百分率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Penman-Monteith(P-M)模型计算了最大潜在蒸散量和地表湿润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59—2008年间,研究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5.316~13.047 mm.(10a)-1,春夏季增幅较大;最大潜在蒸散量呈增加趋势,年最大潜在蒸散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5.073~10.712 mm.(10a)-1,夏季增幅最大;地表湿润指数变化也呈增加趋势,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0.011~0.026(10a)-1,冬季增幅最大,在15年周期附近,出现了3~5个干湿交替期,1984年之后为偏湿期,在中高频区,1998—2006年有偏干振荡;影响三江源区地表湿润指数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相对湿度和平均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8.
城市消防给水由三部分组成:消防水源、消防给水管网、市政消火栓。在许多城市总结火灾原因时,往往涉及到由于消防给水缺乏而导致小火酿成大火,威胁城市消防安全的问题,由此可见消防给水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消防给水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尽快完善城市水源、给水管网及消火栓等消防给水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海洋、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作为补充备用水源,建设通车道路和取水设施。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消防供水体系,为火灾扑救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等初步的消防给水建设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DEA的方法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三个指标,然后基于1998-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工业规模效率及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影响的程度及差异化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技术进步对单位GDP的CO2排放有抑制作用,而规模效率则与CO2排放呈正向关系,但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东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对单位GDP的CO2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则对单位GDP的CO2排放起到了促进作用;东中部地区的规模效率对单位GDP CO2排放的影响程度要远小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与我国区域间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所属的种类不同有关,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可能属于节能型技术进步,而西部地区则属于耗能型的技术进步;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规模效率的提升可能更多地依靠能源消耗,中东部地区则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黄土高原1961—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百分率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Penman-Monteith(P-M)模型计算了最大可能蒸散量,分析其时空分布、异常分布特征和次区域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8年间,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多年平均在400~800 mm之间,大部分区域650~750 mm之间。一致性异常分布是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的最主要空间模态。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异常空间分布可分为以下3个关键区:高原西北部区、高原东北部区和高原东南部区。高原西北部区域最大可能蒸散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发生了突变现象;高原东北部区域最大可能蒸散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也发生了突变;而高原东南部区域下降趋势不显著,未发生突变。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的3个空间分区中,3 a的周期振荡表现得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