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由于大自然的无情,导致人世间的仓桑巨变的事件是触目惊心的。如在我国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以东,罗布泊西北那瀚海无垠的沙丘之中,就有一座被茫茫流沙掩没了一千多载的神秘古城。虽经千载岁月而城廊依在,佛塔、圣殿残迹犹存。这便是建于五千年以前的曾经以灿烂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和强盛的国力炫耀于世的楼兰古城的遗址。  相似文献   
2.
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在南黄海24个大面站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在2000年秋季为154.2个/m2,与2001年春季的147.8个/m2相当,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计,秋季为6.92g/m2,远高于春季的2.81g/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为4.98gm-2a-1.与生物量的分别格局相似,次级生产力在所调查海域的西南和东南部有两个高生产力分布区域,而该二区域正好在黄海冷水团的两侧,由此验证大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受海水温度的影响较大.平均P/B值在研究海域为1.10a-1.与渤海研究结果比较,证明了底栖生物群落生产力随水深增大而下降,P/B值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图2表2参31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多毛类环节动物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98~2002年胶州湾10个站各季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讨论了多毛类环节动物在各站出现种数、生物量、栖息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底底质是影响多毛类数量分布与变化的重要因子,沙质软泥有利于多毛类生长,而粗沙砾石底质多毛类分布较少;春季多毛类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较高;在一定条件下,盐度是多毛类的限制因子,当盐度升高时,其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呈增加趋势.图2表6参14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围压条件下煤岩的损伤变形,利用RTX-1000岩石三轴仪和Micro-Ⅱ声发射成像采集仪对煤样进行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声发射定位试验,对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AE计数等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构建基于AE计数的损伤模型,研究三轴压缩下煤岩损伤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应变率恒定的条件下,围压越高,煤样的峰值强度越大,分别为18.04,29.92,32.29,45.94 MPa;围压越高,弹性阶段的AE计数相对减少;煤样发生剪胀扩容变形;基于AE计数构建损伤模型,分析对比损伤应变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得到较高的拟合度,且损伤临界值和损伤量随围压的升高呈现减小的趋势;分析理论模型中的速率增长因子,得到试验与理论损伤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5.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保存能量,恢复疲劳,调整大脑平衡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睡眠除与环境、气象条件有关外,还与选择一个适合的床褥有直接关系。而床褥软硬的选择则应因人而异。 众所周知,人体的脊椎骨呈S型,当人躺着睡觉时,脊椎骨随床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棘皮动物的数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1998~2002年19个季度月胶州湾10个站的海洋调查资料,对底栖棘皮动物的数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胶州湾棘皮动物平均总生物量11.82g/m^3,平均总栖息密度5.63个/m^3.分布区主要在1、3、4、7号站,底质沉积类型为粉砂-粘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区域.棘皮动物的分布除与底质有关外,其数量变化与温度、初级生产力关系较明显,二者升高,其生物量、密度也较明显升高.图5表3参9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天津市合理用能评估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合理用能评估工作人员的角度,分别针对建筑类与非建筑类项目,提出了合理用能评估的方法与重点,最后总结天津市合理用能评估工作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海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在东海23个大面站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在秋季为87m^-2,远低于春季的138m^-2,而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计,秋季为1.40gm^-2,高于春季的1.25g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为1.62gm^-2a^-1,远低于渤海和南黄海.研究表明,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受水温和水深的影响,平均P/B值在研究海域为1.41a^-1,高于渤海和黄海,表明在东海大型底栖生物中个体小而代谢快、生活史短的种在大型底栖生物中占的比重要大于渤海和南黄海,P/B值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图2表2参2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