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江中下游环境激素效应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排放导致受纳水环境中激素类物质的污染,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分别利用嵌入雌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的基因重组酵母菌测定了长江中下游流域不同时期水体和沉积物中4种环境激素效应,即雌激素效应、抗雌激素效应、雄激素效应和抗雄激素效应。结果表明,雌激素效应污染最为普遍,在地表水和沉积物中检出率均超过50%,水体和沉积物的最高浓度分别为2.05 ng·L~(-1)雌二醇当量(EEQ)和0.43 ng EEQ·g~(-1)。其他3种激素效应在水体和沉积物介质中的检出率均低于雌激素效应,按总体检出率来看:抗雄激素效应雄激素效应抗雌激素效应,3种激素效应在水体中最大检出浓度分别为144μg·L~(-1)氟他胺当量(FEQ)、37.9 ng·L~(-1)二氢睾酮当量(DEQ)和103μg·L~(-1)他莫西芬当量(TEQ),在沉积物中分别为53.6μg FEQ·g~(-1)、12.0 ng DEQ·g-1和51.5μg TEQ·g~(-1)。环境激素效应的浓度分布在水体中均呈现季节性的差异,雌激素效应的区域性高值位于武汉段、鄱阳湖口和芜湖-南京段,其他3种激素效应没有明显的高污染区域。环境激素效应与当地人口数量、有机质、氨氮等呈现一定相关性,表明环境激素效应与人类活动排放密切相关。雌激素效应仅在鄱阳湖口点位具有高风险,其他区域为中等风险,雄激素效应无高风险区域。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长江中下游区域的环境激素效应污染态势,为相关污染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建材与室内空气质量关系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污染是对人体健康的五大环境危险之首,相当多的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含有人体有害成分,构成了室内污染的主体。文章对建筑材料对室内窑品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的评价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作为一种常用化学分析方法,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识别生物分子的变化情况.红外光谱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样品无损等特点,逐渐在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毒性效应方面被广泛应用.通过研究生物体受到外界胁迫时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的变化情况,可从分子水平揭示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毒性机制.笔者从FTIR在环境毒理学中的研究进展、技术优势,以及其在毒理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20年6月发布普查公报,历时3年的国情摸底调查宣布结束.聚焦数据收集和结果应用情况,及时凝练此次普查过程中的实践方法,尤其是挖掘和总结358万多家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参与普查数据填报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对于完善和利用普查成果、评价应用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普查最重要的入户调查任务,该文分析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前期筹备、数据审核、产排污核算时期的靶向目标与具体应用,回溯基层普查机构的现场开展实况,找出各阶段影响普查数据准确性、有效性的突出问题,如数据来源单一、数据采集方式落后、缺乏审核技术应用等.针对入户调查阶段,分别对按普查对象地区分布拉网式入户、按类型及规模分步入户以及按地域分布为主、类型为辅规划入户这3种普查形式进行逐一分析发现,拉网式较适用于普查对象分布均匀、各小区资源配置均衡的区域,分布式受时间等成本因素制约,综合式要求普查机构入户便进行精良组织与规划.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调研进行现状分析,并据此提出对应的优化方法,包括普查报表中简易指标填报与审核同步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前置数据逻辑校验、整合相关资源优化调查流程等应用手段或分析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