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工浮岛在上海白莲泾河道水质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7年9月~2008年3月,为改善上海白莲泾世博园区段的水质,在该河段构筑了一段由鱼类、贝类和植物组合的人工浮岛,并对浮岛内外水质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显示,人工浮岛显著提高了水体溶解氧(DO),降低了悬浮物(SS)含量,提高了水体透明度,同时显著降低了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活性磷(PO4--P)。人工浮岛构筑初期(2007年9~10月),整个生态系统尚处于适应阶段,浮岛内外水质并无明显差别,DO总体均低于5mg/L、SS均大于40mg/L、TN含量均高于2.0mg/L、NH3-N含量均高于1.0mg/L、TP含量均高于0.15mg/L、PO4--P含量均高于0.05mg/L,此时浮岛对河道水质的改善效果不佳;2007年11月至08年2月,由菖蒲、鲢鳙鱼、三角帆蚌组合的浮岛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各类生物生长状况良好,对水质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浮岛内水体DO含量提高至8.0mg/L以上、SS含量降低至10mg/L以下、TN含量较浮岛外均降低了2.0mg/L、NH3-N含量较浮岛外降低了3.0mg/L、TP含量总体均降低至0.06mg/L、PO4--P含量降低至0.03mg/L;构筑后期(2008年3月),浮岛缺乏必要的人工维护和管理,冬季植物死亡、腐烂,再次释放出N、P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使得人工浮岛处理效果明显降低,造成二次污染,浮岛内水体中各指标含量迅速上升至处理前水平。  相似文献   
2.
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Fe、Mn、Ni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收集国内外现行标准、规范,以我国海洋领域现行标准体系为基础,研究以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Fe、Mn、Ni元素的干扰消除,常压消解方式,微波消解方式,标准曲线配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参数,上机测定等基本条件,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获得能够适用于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内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型消毒剂溴氯海因(BCDMH)在水环境中的降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BCDMH对4种不同生态位水生生物(发光菌、小球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1)BCDMH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为3.74(25℃),在水环境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C0×e-k·t,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5℃时k值为0.3577,半衰期为1.72d.2)pH6~9时,pH值越低BCDMH降解越快,碱性条件对其降解有显著抑制;自然光照和曝气有利于BCDMH的降解.3)BCDMH对斑马鱼的96hLC50=3.68mg·L-1,属高毒;对大型溞的24hLC50=1.44mg·L-1,属高毒;对小球藻的96hEC50=4.15mg·L-1,属高毒;对发光菌的1hEC50=0.62mg·L-1,属极高毒.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19年泉州湾和漳江口互花米草入侵区和潜在入侵区(对照区)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不同入侵区域互花米草的生长状况、沉积物环境和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情况,并结合历史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互花米草的入侵过程。结果表明:(1)漳江口互花米草处于高速扩张期,互花米草高潮区与红树林互相竞争,并倾向于向光滩扩张;泉州湾互花米草成片分布,2018年后扩张速率下降,处于稳定扩张期。(2)相较于对照区,互花米草入侵区的沉积物环境呈现低Eh,高总磷、总氮、硫化物和有机质含量的特性,其中全盐含量和硫化物可能因其所处的不同扩张时期而有所差异。(3)两个研究区域的入侵区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数和栖息密度均低于对照区,漳江口互花米草入侵区的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受扰动程度更深,可能与其底质环境中硫化物含量较高有关。(4)在制定保护区管理政策时应避免运动式的滩涂退养行动,并及时关注滩涂退养后的保护区管护成效。本文的结果可为预测互花米草的潜在分布区域提供科学基础,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控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