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陆地表面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地表能量平衡组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反演成为获取区域LST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学者提出多种基于遥感数据反演LST的算法,其中劈窗算法被证明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算法。基于Landsat-8卫星30 m空间分辨率的陆地成像仪(OLI)数据和100 m分辨率的热红外传感器(TIRS)数据,采用劈窗算法计算了无锡地区的LST,并采用地面实测水温数据和同步的MODIS温度产品对Landsat-8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8数据和劈窗算法获取的LST精度较高,误差1K。在计算的LST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取了热场变异指数来分析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给出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定量化描述,并就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3.
基于Landsat ETM+等影像的无锡市十年陆地生态环境遥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和GIS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以无锡市2004-2013年的ETM+等遥感影像和GDEM高程数据为数据源,运用遥感和GIS方法提取生态因子信息并进行陆地生态状况遥感评价。结果表明,无锡市近十年陆地生态环境整体趋好。 相似文献
4.
将 MODIS 数据反演得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无锡市区实测得到的 PM2.5质量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者的直接相关性较低,相关系数为0.2834。气溶胶光学厚度经垂直分布和湿度修正后,两者相关性显著提高,相关系数为0.5659。虽然修正过程存在误差,相关性未达预期程度,但该方法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可作为 PM2.5监测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6.
7.
根据南通市2016和2017年冬季大气多参数站自动监测PM2. 5数据和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Marga监测的PM2. 5中水溶性离子数据,分析了南通市冬季PM2. 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南通市2016和2017年冬季,ρ(PM2. 5)分别为58和54μg/m3,均高出其年均值(14μg/m3);ρ(水溶性离子)总占ρ(PM2. 5)百分比分别为74. 5%和74. 3%;二次离子ρ(NO3-、SO24-和NH4+)占ρ(PM2. 5)百分比分别为66. 8%和66. 6%;各水溶性离子占比大小依次为:NO3-、SO24-、NH4+、Cl-、K+、Na+、Ca2+、Mg2+。对ρ(NO3-)/ρ(SO24-)分析表明,移动源已经成为南通市冬季的主要污染源,且呈逐年增强趋势。对氯氧化率和硫氧化率的分析表明,南通市冬季存在较明显的二次污染,SO2的转化程度大于NO2。除Na+和Mg2+外,其他离子与PM2. 5均呈显著相关性,NO3-、SO24-与NH4+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Cl-与除Na+外的所有阳离子均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