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美环境监测体制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美环境监测体制进行对比性评述,指出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存在的分析标准滞后、体制不完善、人员匮乏等问题,提出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法律体系,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培育竞争有序、监管到位的环境监测行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HPLC和HPLC-MS/MS测定地表水中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地表水及饮用水中11种酚类化合物,通过优化测定条件,使HPLC法在0.020 mg/L~50.0 mg/L范围内,HPLC-MS/MS法在0.500μg/L~2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5μg/L~0.031μg/L和0.005μg/L~1.56μg/L。未检出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57.2%~96.7%和81.3%~113%,RSD分别为1.5%~5.3%和3.9%~17.7%。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范智超;白昭;张秦铭;周弛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4,(2):200-207
为了解煤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中多氯萘(PCN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的检测方法,对陕西某煤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中的PCNs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煤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中PCNs质量浓度为0.358~1.349 ng/g,相对于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Fs)的毒性当量(TEQ)为3.000×10-4~0.197 pg/g,与国内外各地区土壤PCNs相比,煤化工业园区土壤PCNs的浓度和毒性均处于中等水平。煤化工业园区土壤PCNs以低氯代为主,其中二氯萘和三氯萘占比高,分别为23.7%(质量分数,下同)~43.0%和41.7%~56.8%,焦化生产热过程为该煤化工业园区土壤PCNs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10.
以\"1.20\"嘉陵江铊浓度异常事件应急监测为例,阐述了《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规程》在应急监测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了应急监测全过程中的监测方案编制、样品采集安排、监测实验室设置、监测方法选择、监测结果报送、污染趋势预测以及应急状态终止等内容,结果表明《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规程》能够指导应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该案例可为相关突发水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和应急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