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水性多孔载体在流化床中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制备的一种新型亲水性多孔聚合物作为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膜附着生长的载体,实现流态化水力条件下的生物挂膜过程.在3个结构尺寸相同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接种污泥浓度、进水有机负荷及载体粒径对亲水性多孔载体生物挂膜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污泥浓度为30 g VSS/L、进水TOC值为350 mg/L、载体粒径为5~8 mm时载体表面的附着生物量最大,反应器运行12 d的载体附着生物量达到4.45 g VSS/L,膜结构稳定,表现出较活性污泥法更高的活性.在进水TOC、氨氮浓度分别为350 ms/L、50 mg/L,HRT为6 h的情况下,两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1%和64.3%,表明载体上的生物膜对污水中TOC及氨氮的去除表现出高效率.挂膜后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孔壁上的微生物以球菌和杆菌为主要生物相,证明载体内外表面皆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形成合理的生物相分布.  相似文献   
2.
石灰石脱硫反应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硫剂石灰石的反应活性对流化床燃煤锅炉的脱硫效果影响很大。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动力学方法,通过测定固态CaO的硫酸盐化程度来推断石灰石的反应活性。但是这在石灰石中含有许多其它杂质成分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这些杂质成分对石灰石的脱硫反应活性影响很大,不能忽视。为此,通过测定流化床入口和出口的SO2浓度变化来判断加入床中的石灰石样品的反应活性。由于凡是能引起SO2浓度变化的物质都与石灰石的反应活性有关,从而克服了原有方法仅考虑CaO重量变化的片面性。本文也采用了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石灰石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线性化方法对其反应速率常数K进行线性估计,建立了石灰石化学成分与活性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常温条件下,采用A2O工艺处理低C/N比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控制好氧区DO为0.3~0.5mg/L以及增大系统内回流比以降低好氧实际水力停留时间(AHRT),成功启动并维持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亚硝态氮积累率稳定维持在90%左右.在C/N比仅为2.34的情况下,短程硝化系统对总氮(TN)的去除率高达75.4%.通过对不同碳源类型、不同硝化类型以及不同DO水平下A2O系统脱氮效率的比较研究发现,低氧短程硝化反硝化阶段与外加碳源的全程硝化反硝化阶段的TN去除率相当.同时研究表明,低DO运行并不会导致A2O工艺发生污泥膨胀.当接种污泥为膨胀污泥时,控制DO在0.3~0.5mg/L反而有助于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和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火电行业SO2排污交易政策研究及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美国推行排污交易的发展历程及经验,从总量控制与排污交易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排污交易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当前火电行业SO2排放总量控制的进程,综合分析当前火电行业SO2排放总量的控制方法、边际治理成本差异、定量化管理条件以及社会认同程度可以得出,中国已具有对火电行业实行SO2排污交易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中国火电行业实行SO2排污交易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控制好氧区低DO浓度以及缩短好氧实际水力停留时间(actual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AHRT),在处理低C/N比实际生活污水的A2/O工艺中,成功启动并维持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稳定维持在90%左右,氨氮去除率在95%以上。通过提取富集氨氧化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基因组DNA,经两次常规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以纯化回收的DNA扩增片段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OB数量的DNA标准品,建立了检测AOB数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A2/O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及亚硝酸盐积累率情况下AOB菌群数量。结果表明,随着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的上升,系统内AOB菌群数量也大幅上升。全程硝化和短程硝化时,系统内的AOB菌群数量分别为5.28×109cells/g MLVSS和3.95×1010cells/g MLVSS。此外,亚硝酸盐积累率的下降相对于AOB菌群数量的下降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阿哈水库叶绿素a(Chl-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藻类、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2年枯水期至2013年平水期、丰水期对藻类与理化指标进行分层采样.结果表明Chl-a季节变化明显,与藻类生物量季节变化较为一致,而与丰度差别较大,平水期发生甲藻水华,浓度最高(91μg·L~(-1)),枯水期与丰水期相对较低,分别为8μg·L~(-1)与16μg·L~(-1).枯水期与丰水期水体表层Chl-a浓度略高于中、底层,表层光照、溶解氧相对充足,利于藻类生长;平水期表层Chl-a浓度远高于中、底层,易在表层聚集的甲藻水华是主要原因.大坝Chl-a浓度高于库中,这可能是大坝位于金钟河入库口,营养盐高于库中的缘故.相关性分析得出Chl-a与甲藻门呈极显著正相关(R=0.798,P0.01);Chl-a与TP、DO、pH呈极显著正相关(R=0.762,P0.01;R=0.792,P0.01;R=0.658,P0.01),与TN显著正相关(R=0.388,P0.05)与N/P、NO_3~--N显著负相关(R=-0.37,P0.05;R=-0.435,P0.05).逐步回归分析得出DO、TP、N/P为影响阿哈水库Chl-a分布的主要因子.此外热分层以及水温对Chl-a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将驯化后的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分别放在盐度为20、15、10、5、0的条件下饲养20d,测定鲻鱼幼鱼在不同盐度下,不同时间段(0d、5d、10d、15d、20d)其摄食率、体质量(体长)特定生长率及肌肉RNA/DNA和生化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初期低盐度胁迫对鲻鱼幼鱼摄食、生长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鲻鱼幼鱼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滞后性(P0.05);实验后期,各实验组摄食率、体质量(体长)特定生长率及肌肉RNA/DNA较第0d有明显的提升(P0.05)。低盐度胁迫对鲻鱼幼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在鲻鱼幼鱼肌肉水分随盐度的降低而升高,而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则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乌江干流中上游水电梯级开发水温累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江流域洪家渡库尾至乌江渡坝下的水电工程干扰典型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建坝前后的水温实测资料,采用建坝前天然水温和建坝后下泄水温比较法,对乌江干流梯级水库水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天然水温改变最大的电站为洪家渡和乌江渡,前者是受水库水温结构自身影响,后者是梯级联合运行的结果;梯级联合运行使库区水温分层有所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上游梯级电站的建成,电站下泄水温年变化过程趋于均化,与天然水温的延迟也越加明显;不同的水库水温结构对水温累积效应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稳定分层型水库对水温累积具有正效应,混合型水库具有负效应,过渡型水库处于两者之间,体现了梯级电站的水温累积影响,为研究减缓下泄低温水的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在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义水环境承载力定义出发,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和向量模法对武汉市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该定权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同时又引入熵值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影响。该方法使评价指标的赋权达到主观与客观统一,对水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更加准确与合理。该方法构造简单,便于实现计算机编程,所以应用较为简单、方便。以武汉市为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利用向量模法对指标进行量化,结果表明武汉市2006~2010年水环境承载力逐年增大,由0129 3增长到02411,表明近些年武汉市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协调性较好。从3个准则层中可以看出,资源与环境对武汉市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大;社会子系统承载力评价值逐年上升,且上升趋势较快;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经济子系统承载力评价值呈逐年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0.
能源生产与消费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而环境容量的过度使用,又会反过来约束能源的发展.通过分析近5年来我国能源发展的供需状况、能源经济形势、开发布局,以及能源开发环境破坏、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碳排放状况等,发现了我国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我国能源发展主要面临的四个方面的环境约束.全面和系统地梳理这些环境约束条件,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能源环境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