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甸土壤及部分农作物中硼的分布及污染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ICP-MS测定了辽宁宽甸23个土壤样品中的硼。背景地区和污染地区的土壤硼含量分别在 39.2~82.4mg/kg和133~1195mg/kg之间。其中硼矿开采区的土壤硼含量高达1195mg/kg。还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背景地区和污染地区几种农作物中硼的含量,结果表明,背景地区的大豆、土豆、玉米和豆角的硼含量(干基)分别为:37.4~47.9、5.8~6.3、24.4~25.5和1.24~2.74mg/kg,而污染地区相应农作物的硼含量分别为:34.0、12.0~12.8、40.7和2.48~2.64mg/kg。 相似文献
2.
3.
鞍山市大气尘和金属元素沉降通量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采集鞍山市11个点位的降尘样品以及土壤样品,用ICP-MS分析了Cu、Mn、Zn、Pb等元素含量,并计算其沉降通量。结果表明,鞍山地区大气降尘的沉降通量为2.92~59.8g/(m2.month),其中鞍钢厂区沉降通量均值为31.6g/(m2.month),分别是周边地区和对照地区的4.72倍和10.5倍。重金属As、Cr、Pb和Cd的沉降通量分别为3.78、45.5、42.8、0.457g/(hm2.month)。降尘中各元素的富集系数为0.29~190,其中Cu、Fe、Zn、Mo、Cd、Pb和Se的富集系数大于10,说明这些元素主要来自于人为源。鞍钢厂区土壤中Cu、Pb、Mn、Zn、Mo、Cd、Ca、Fe和Se的含量较辽宁省土壤背景值高,说明其土壤环境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硼作业工人的空气粉尘暴露与硼暴露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硼作业工人与对照人群的个人空气粉尘暴露浓度、空气硼暴露浓度以及通过空气的日硼暴露量.结果表明,硼作业工人的两次(间隔4周)空气粉尘暴露浓度分别为19.2mg/m3和21.0mg/m3,空气硼暴露浓度分别为516μg/m3和797μg/m3,8小时空气硼暴露量为2.58mg和3.98mg;而对照组的这三类值分别为0.53mg/m3、1.87μg/m3和0.009mg.各类人群的日空气硼暴露量随工作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井下采矿、原料车间、成品车间、生产管理人员的日空气硼暴露量分别为1.58mg、5.55mg、0.98mg、0.14mg,高出对照组几十倍至几百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环境检测领域能力验证的基本情况和统计方法,以及当前国内外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该领域能力验证的发展趋势。指出环境检测领域化学分析方面的能力验证计划一般采用参加者结果的中位值或稳健均值作为指定值,采用标准化四分位距或稳健标准偏差作为能力评定标准差,以 z比分数法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元素检测国际实验室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ERM和CNAS合作组织开展了亚太实验室合作组织(APLAC)能力验证计划"APLAC T066土壤重金属元素检测",其目的是评价参加实验室定量分析土壤重金属元素总量的能力。研究所用的能力验证样品为IERM研制的土壤标准样品。结果表明,参加实验室检测土壤砷、铜、汞、镍、铅和锌的结果满意率分别为85.7%、95.8%、77.1%、83.3%、93.5%和91.7%。样品消解过程加入氢氟酸时,铅和锌的检测结果与标准值更加接近,说明检测土壤重金属元素总量时氢氟酸的加入非常关键。文章还对比对实验室结果评价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国际履约进程,我国自2019年1月1日起停止实验室用途使用四氯化碳,原针对水中石油类的分析方法《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随之失效,新分析方法则在2018年10月正式发布。随着新分析方法的发布实施,有必要考察实验室采用新方法分析水中石油类的能力。通过汇总两次能力验证计划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实验室采用两种新方法分析水中石油类的能力。结果显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HJ 970—2018)和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测定水中石油类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分别为79.1%和86.6%,分别低于和高于新方法发布之前水中石油类检测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实验室在操作时的样品空白、正己烷透光率以及器皿污染控制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用于水质检测的石油类标准样品的来源较广泛,原料来源的不同可能导致标准量值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8.
确保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是保障数据有效性的基本要求。为此,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国家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化学测量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测量方式。由于基体、浓度等的影响往往比较复杂,如何确保环境监测化学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总结建立环境监测化学测量结果计量溯源性的途径,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环境检测能力验证等在保证环境监测化学测量结果计量溯源性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环境监测化学测量结果计量溯源性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标准样品在能力验证工作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能力验证对样品验证结果评价方式的不同,环境基体标准样品在能力验证工作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考察了一种新研制的重金属污染地区土壤标准样品在能力验证工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能力验证的指定值与标准样品的标准值一致,说明能力验证统计数据无显著偏离;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小于0. 3σ(σ为能力评定标准差),不会对参加实验室的能力评定产生影响;该次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约为80%,与测试背景土壤的满意率接近,说明实验室检测污染土壤中铅、镉、镍、铜、铬的水平和检测背景土壤的能力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