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完全免费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滇池浮游藻类群落构成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滇池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开展了2次调查,鉴定出藻类8门66属159种及变种,绿藻种类最多,蓝藻次之。5、12月滇池全湖平均藻类密度分别为1.398×108、2.180×108个/升,蓝藻门微囊藻属为优势藻类。5月的调查中滇池外海藻类生物量呈北高南低的格局,而12月则呈现南部和中部高,北部低。外海的藻类生物量明显高于草海,草海藻类群落构成与外海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绿藻门藻类所占比例较高。12月滇池外海及全湖藻类生物量都显著高于5月。与上一次(2006—2007年)滇池浮游藻类的系统调查相比,滇池(主要是外海)浮游藻类在物种数量、常见藻类、优势藻类及生物量水平方面与之接近。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样,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有机磷农药和甲萘威。试验表明:方法在20.0μg/L ~1000μg/L范围内,各目标化合物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4μg/L~0.01μg/L;对实际水样进行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1.8%~94.5%之间,RSD为3.7%~8.5%,满足水中痕量有机磷农药和甲萘威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淡水浮游植物密度的测定——显微镜计数法的规范和标准。提出了国外有关标准中关于浮游植物在计数框中的分布要求、计数量与测定精密度的关联、检出限的计算方法等是值得借鉴的内容。通过实验验证了浮游植物在计数框中越符合随机分布,测定的精密度越好;随计数量的增加,观察到的浮游植物种类越多且测定精密度越好。借鉴英国标准BS/EN 15204:2006中关于检出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得出了适用于中国规范中4种常用计数方式的检出限计算方法,并得出4种计数方式的检出限分别为对角线计数4.6×105个/L、行格计数1.5×105个/L、全片计数4.6×104个/L、随机视野计数6.8×105个/L。最后提出了应在中国相关规范中补充浮游植物在计数框中的分布要求、最少计数量与精密度的关联和确定检出限的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快速、准确地追溯水中污染物来源,及时阻断污染,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更好履行"三个说得清"中的"说得清污染来源",以昆明市安宁市8家重点企业为研究对象,采集企业内各工段废水进行三维荧光检测获得三维荧光谱图,采用目视剔除散射区域-线性归一化方法对原始荧光谱图进行预处理,基于ConvNet卷积神经网络构建水污染溯源模型并进行溯源。结果表明,目视剔除散射区域-线性归一化方法可有效剔除荧光谱图中瑞利散射区域,同时增强因水样稀释而衰弱的荧光特征;构建的溯源模型可成功识别实际废水的三维荧光谱图,识别正确率高达75%,是一种有效溯源水中污染物来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