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阐述了一个城市CO2排放量审核的计算方法.依据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开发的NICE模型,将能源供应纳入计算范围,修正了只计算能源消耗的CO2排放的传统方法.通过对农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和人民生活6大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审核,得出该城市总的CO2排放量.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市2005~2008年CO2排...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森林衰退的原因,于2000,2001和2002年的8月,分别选择出现森林衰退的日本奥日光白根山落叶树森林和未出现森林衰退的长野县大芝高原红松森林设立监测点,对光化学氧化剂臭氧(O3)和过氧化物的浓度进行监测,同时利用人工气候室对森林植物山毛榉和白桦进行了50′10-9O3、100′10-9O3和50′10-9O3+2′10-9~3′10-9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2O2)及甲基过氧化氢(MHP))的暴露实验.野外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奥日光和长野的O3平均浓度相同,奥日光的H2O2及MHP平均浓度均高于长野;大气中的H2O2和MHP总是与O3共存,并且其浓度随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暴露实验结果表明,暴露于50′10-9O3+2′10-9~3′10-9过氧化物的山毛榉和白桦出现了不同于O3暴露的叶片伤害症状;与100′10-9O3相比,50′10-9O3+2′10-9~3′10-9过氧化物导致植物出现了严重的叶片伤害和显著的光合速率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除O3外,大气中的过氧化物也是导致森林衰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浓度从1990s的100μg·m~(-3)下降至当前的约70μg·m~(-3),但仍高于环境标准限值.为探讨重庆市主城区PM_(2.5)化学组成与来源特征,于2012—2013年在渝北区大气超级站利用四通道采样仪连续采集了颗粒物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离子、碳质组分和无机元素含量.采样期间,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10)和PM_(2.5)的年日均浓度分别为103.9和75.3μg·m~(-3),扩散条件不利的冬季,细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受静稳天气影响的1月和2月,受沙尘影响的3月,及二次转化显著的6月是重庆市细颗粒物污染较重的月份.重庆市PM_(2.5)组成以有机物(OM,30.8%)为主,其次为硫酸盐(SO_4~(2-),23.0%)、硝酸盐(NO_3~-,11.7%)、铵盐(NH_4~+,10.9%)、地壳物质(Soil,8.2%)、元素碳(EC,5.2%)、K~+(1.1%)、Cl~-(1.0%)和微量元素(Trace,0.6%).较高的SO_4~(2-)浓度和逐步上升的[NO_3~-]/[SO_4~(2-)]比值反映了重庆市燃煤污染较重,同时机动车污染比例逐步增加.采用主因子分析/绝对主因子得分法解析了重庆城区细颗粒物5类主要来源是:二次粒子(41.7%)、燃煤(15.6%)、建筑/道路尘(12.4%)、土壤尘(11.0%)和工业尘(10.4%),通过各污染源季节变化及与其他结果对比,该源解析结果能够较可靠反映重庆市细颗粒物的来源信息.  相似文献   
4.
安防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特性就决定了安防企业必须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安防产品和服务.为此,安防企业承担作为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应有之义.纵观2009年安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意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投身于慈善事业、公益事业之中,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口碑,从而大大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节能减排效果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温拌沥青混合料(WMA)和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生产能耗值的测量和计算,对利用WMA替代HMA作为路面材料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定量核算;并结合沥青路面摊铺的实际工程设计检测方案,通过实地检测,对WMA替代HWA进行路面摊铺这一重要环节的减排效果进行了定量化。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适当的温拌技术,生产能耗可降低22.4%,但是提高生产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才是降耗的重要途径。对摊铺施工的实地测量表明,WMA替代HWA摊铺可使沥青烟排放降幅53.1%,一氧化碳排放降低35.4%,二氧化氮排放降低53%,二氧化硫排放降低63.1%,综合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VOC排放降幅达56.2%。利用WMA代替HWA作为路面材料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司徒尤正 《环境》2010,(8):40-40
近日,河源市环保局、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命名河源市污水处理厂、河源市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为河源市首批市环境教育基地。至此河源市已成功创建省环境教育基地2个,市环境教育基地2个。  相似文献   
7.
橡胶林氮肥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和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土壤氮库的重要补充,对于维持土壤氮水平和保证作物高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热带季风气候下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残留特征了解还很少。利用微区试验结合~(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橡胶林酸性砖红壤中不同施氮水平下(0、100、200和400 kg·hm~(-2))氮肥的残留、累积和迁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当年根层土壤(0-100cm)残留量为23.36-109.36 kg·hm~(-2),残留率为23.36%-31.85%,施氮量的升高显著增加了肥料氮的残留量;2年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根层土壤残留量仅20.45-41.78 kg·hm~(-2),残留率10.45%-20.45%,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肥料氮残留率;试验第1年(枯水年),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主要在根层土壤累积(24.61-172.47 kg·hm~(-2)),而淋洗迁移到深层土壤(100-200 cm)的硝态氮不多(13.89-51.66 kg·hm~(-2))。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试验第2年(丰水年),不同处理的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很少(仅5.39-22.95 kg·hm~(-2))。3个氮肥处理的硝态氮均不同程度地迁移、淋洗到深层土壤,达53.36-201.42 kg·hm~(-2)。深层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土壤残留率较低,施氮量是影响橡胶林土壤硝态氮累积、迁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钢结构建筑在构件的运输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全部连接均采用螺栓的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柱梁连接节点.针对此类节点进行了低周循环加载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的总结及构件破坏特性的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后建立了新型外环板式节点的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装配式方钢管柱-H型钢...  相似文献   
9.
应用彗星试验技术,研究了酚类化合物对小鼠脾脏细胞DNA的损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2种酚类化合物对小鼠脾脏细胞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P<0 01).试验结果亦表明,其DNA的损伤程度与化学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连续8年环保责任考核获得优良以上等级,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国家一级标准,环境优良天数比率达100%,漠阳江水环境质量总体达国家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入海河口水质和近岸海域水质均符合功能区水质标准."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阳江市环保部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