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北京、天津、重庆等20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及城市区域噪声进行了对比抽测,结果表明地方监测站能够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方法开展噪声监测工作,地方站与总(省)站监测结果有非常好的可比性,监测数据97.5%在可接受范围内。并针对抽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现有光污染相关技术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光污染现状,为解决我国城市光污染中危害最严重的典型问题,将我国城市光环境污染划分为玻璃幕墙眩光污染、交通道路眩光污染、居住区光污染、室外光污染源4个重点监测项目,并针对具体项目初步提出了玻璃幕墙反射眩光监测控制值、交通道路眩光监测控制值、居住区光污染监测控制值和室外光污染源监测控制值。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8年9月20—29日,开展了南京市环境空气非甲烷烃(PAMS)原清单中5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手工和在线比对监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对VOCs 3 h均值、日均值和主要污染物指标等进行比对,分析在线监测数据与手工监测数据的相关性。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3 h均值的差异度(1.43)和相关系数(0.897),日均值的差异度(2.16)和相关系数(0.946),呈现出差异度不显著、高度线性相关的特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监测数据产生偏离的原因,建议加强环境空气手工监测的质控管理,强化在线监测设备的运维管理,推进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高铁现场监测数据基础上,根据环境监测经验确定了5种常见暴露声级测试的测量时间段,分别计算其暴露声级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采样起止时间不同对暴露声级监测的影响误差在1 dB之内,并且在暴露声级测试时,建议选择T5对应的时间段,该结论为科学合理地环境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入河排污口监测监管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和缺位的现象,机构改革后,亟待重构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构建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的关键是实现入河排污口监测与污染源监测制度的融合,厘清相关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明确企业排污口和入河排污口的关系,并按照衔接融合的思路进行监测技术要求的整合。基于对关键问题的分析,按照污染源监测与入河排污口监测管理制度、技术整合的总体原则,分别从入河排污口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2个维度,对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监测技术、监测信息报送等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形成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状况及变化趋势,归纳总结了"十一五"以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论述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造纸行业是废水污染物减排重点行业。以2011—2014年全国环境统计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规模造纸企业废水治理运行费用和绩效进行了分析,对COD、氨氮排放强度及减排潜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规模企业污染治理与排放特征存在差异,大中型企业产排污强度低,废水治理投入大;若造纸行业企业全部达标排放,COD排放量在2014年水平上减排21.4%~47.2%,氨氮排放量降低27.7%。  相似文献   
8.
浅析美国和澳大利亚及新加坡道路交通噪声管理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及新加坡在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管理与监测技术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其经验和特点,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与评价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不同速度下外噪声变化与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机动车测试场进行单辆机动车行驶状况的实验,研究机动车车型大小、行驶速度快慢与噪声量大小的关系,同时研究不同距离下机动车行驶外噪声的衰减规律。数据结果显示,测试条件下,噪声量随着速度提升而增加,呈线性关系或对数关系;相同速度下,大型车的噪声量比小型车的高8.1~11.0dB;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距离每增加3.5m,机动车噪声量将衰减2.2~3.0dB。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道路交通噪声评价方法已经使用了近30年的时间,在一些方面已不适应于当今的道路状况和监管需要。本文针对现行方法,从监测方法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了改进的要点。新方法的优势是在噪声数据测量上更准确且更具代表性,在评价上以预测辅助实测,在评价城市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兼顾不同道路的噪声排放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