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场地污染土壤调查及评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场地土壤污染控制应从源头抓起,应控制搬迁企业移交土地后先拆迁平整,后进行土地利用性质变更的做法.在场地污染土壤调查中应重视对原址企业的历史沿革、平面布局、生产工艺等调查.指出多环境要素调查的重要性,以及调查过程要注意的事项.对土壤评估标准及引用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某化工厂致癌有机污染物分层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化工厂污染场地为例,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运用HERA风险评估软件,将污染场地分为4层分别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场地存在高致癌风险,需要修复后才能开发再利用;关注污染物氯仿、苯,在地下0 m~3 m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07 mg/kg、0.83 mg/kg,在地下3 m~5 m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15 mg/kg、1.91 mg/kg,在地下5 m~9 m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40 mg/kg、5.05 mg/kg,在地下9 m~18 m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73 mg/kg、7.82 mg/kg。与以往计算单一的风险控制相比,分层计算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能有效减少治理土方量,降低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ABR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污泥颗粒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个ABR反应器不同启动方式的对比,考察了污泥颗粒化的进程。试验以污水厂的厌氧污泥为对象,以颗粒污泥的粒径、形成特征等作为评价污泥颗粒化的指标,分析了控制进水CODcr浓度和改变水力停留时间两种运行方式对污泥颗粒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启动运行方式均能够实现污泥的颗粒化,但在颗粒粒径和颗粒化程度上有所区别。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形状一般为球形或椭球形,直径在1 mm~2 mm。污泥结构紧密,表面较光滑,以丝状产甲烷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业场地有机氯污染土壤探索微生物修复的方法,试验表明:添加土著厌氧菌菌液及营养液的试验组,污染物去除率比空白组明显提高。基因测定结果显示,试验土壤中至少存在具有降解有机氯污染物能力的3种菌种。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理是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可供借鉴的实例很少。以苏州市某化工厂遗留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为例,阐述了不同阶段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突出了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的环境监理工作要点,并提出建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效果质量控制体系和原位修复效果长期跟踪监测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某化工厂搬迁遗留场地为例,比较3种不同规划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高架建设用地)的人体健康风险差异,根据评估结果,该场地作为高架建设用地人体健康风险水平处于10~(-5)左右,风险相对较低,且风险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及微承压地下水,推荐优先用作高架建设用地。结合规划用途给出土壤及地下水的风险控制值:地下0 m~1.5 m土壤中,苯、六氯丁二烯分别为7.72 mg/kg、38.5 mg/kg;地下水中,苯、六氯丁二烯分别为355 mg/L、53.5 mg/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