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探讨土地利用转型所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环太湖城市群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测度结果,揭示土地利用转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并识别其显著区域。结果显示:(1)2000~2018年,农业生产用地转为生活用地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特征,共计转出3 054.3 km2。生态用地总体变化缓慢,但水域生态用地面积波动较大。苏南城市郊区土地系统有序程度快速提高,研究区东北部和南部土地利用无序程度增强;(2)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从0.407持续下降至0.392。区域生境质量由0.328降至0.303;固碳服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州西南部,低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州东北部;水资源供给总量由157.33亿m3升至165.41亿m3;游憩服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州西南部和太湖周边,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太湖中心以及嘉兴东南部;(3)区域生态综合指数均值下降0.026,苏州中部下降最为严重,形成大面积块状冷点,张家港市东部、溧阳市西部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形成多个局...  相似文献   
2.
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再生利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王健  李懿 《环境工程》2003,21(6):49-52
在此对国内外建筑垃圾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分选、破碎后的垃圾骨料进行了坚固性、压碎值等试验 ;将其替代新鲜石子做再生混凝土 ,并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抗冻、抗渗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强度损失很小 ,模量损失约 2 0 % ,抗冻指标 >D5 0。  相似文献   
3.
环己烷氧化生产环己酮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皂化液,这是一种难处理的高污染有机废水。某石化厂技改采用焚烧法处理皂化液,用静电除尘器处理焚烧烟气,同时回收碳酸钠,实现了皂化液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段进水方式,研究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对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进水方式能够提高TN的去除效果,当进水流量分配比为5:3时,TN的去除效果最佳。分段进水方式能够提高聚磷菌的释磷效果,使出水水质中TP浓度在0.1-0.3mg/L范围。  相似文献   
5.
陈益涛  李懿 《环境》2005,(Z1):22
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剂,污水经酸化、厌氧、好氧、沉淀和过滤后加入少量的二氧化氟,可清除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降低排放废水中的COD、BOD浓度,并且具有脱色除臭功能.  相似文献   
6.
土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是土壤质量和环境变化的"指示器",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预测区域土壤质量和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以岷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和坡耕地)为对象,测定其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颗粒有机碳(POC)、轻组有机碳(LFO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以及蔗糖酶、脱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各组分之间的关系,为该区未来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孔隙度(40.36%~47.81%)与土壤容重(0.75~1.38 g·cm-3)变化趋势相反,大致表现为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坡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钾)均呈现出一致性规律,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坡耕地相比,次生林、人工林和灌草丛土壤酶活性(土壤蔗糖酶、脱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明显的增加,大致表现为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坡耕地;EOC、POC、LFOC和WSOC均呈现出一致性规律,大致表现为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坡耕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碳组分与土壤蔗糖酶、脱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P0.05,P0.01),说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是土壤有效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容重对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贡献为负,土壤养分对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贡献为正,这是造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东某化工有限公司皂化废碱焚烧静电除尘器投运一段时间后,由于灰斗的布置形式、内部结构及出灰口设置存在问题,出现了灰斗严重堵灰,因此从设计角度探讨了皂化废碱焚烧静电除尘器灰斗的优化改进,解决了堵灰问题,保证了除尘器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