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47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地下开采对地表的破坏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由于地下开采而引起的沉陷对环境的破坏,包括连续下沉的移动盆地、非连续下沉的塌陷坑等。同时还介绍了对留设保护矿柱、充填采空区等预防措施。对塌陷区和裂缝的治理、复地造田等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降水和风对大气PM2.5、PM10的清除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合肥2015—2017年的降水、风和PM_(2.5)、PM_(10)浓度观测数据统计研究发现,降水对PM_(2.5)、PM_(10)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尤其在秋冬季节.秋冬季节小雨、中雨分别导致PM_(2.5)和PM_(10)浓度降低23.1%、40.4%和32.0%、63.7%.雨日PM_(2.5)/PM_(10)比例上升8.4%,表明降水对PM_(10)清除作用更显著.降水前后PM_(2.5)浓度变化与降水前PM_(2.5)浓度、降水强度、降水时长密切相关.当降水强度大于4 mm·h~(-1)或PM_(2.5)初始浓度高于115μg·m~(-3)时,降水对PM_(2.5)产生明显清除作用;而降水强度小于1 mm·h~(-1)或PM_(2.5)初始浓度低于115μg·m~(-3)时由于吸湿增长作用极易造成PM_(2.5)浓度反弹升高;且持续3 h以上雨强介于1~4 mm·h~(-1)的降水也对PM_(2.5)产生清除作用.降水前后PM_(10)浓度变化与初始浓度密切相关,而与雨强相关性较弱.当PM_(10)初始浓度大于50μg·m~(-3),降水就对PM_(10)产生明显清除作用,且PM_(10)初始浓度越高,降水后PM_(10)浓度下降越多.风速大于2 m·s~(-1)可显著降低PM_(2.5)浓度,因此,当风速大于4 m·s~(-1)时合肥较少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但易造成地面起尘,使PM_(10)浓度不降反升.合肥冬季严重污染主要出现在西北风向,夏季中度以上污染天气较少,主要出现在风速低于3 m·s~(-1)的东南风向.  相似文献   
3.
介质粒径对复三维电极-生物膜脱硝反应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无烟煤作填充介质时其粒径对复三维电极 生物膜反应器脱硝效果的影响 .选择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无烟煤粒径 :平均粒径D分别为 1 9mm和 4 0mm .研究了两种粒径介质的反应器出水中的NO-3 N、NO-2 N、pH变化 ,并对电流效率及处理负荷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在一定电流下 ,两反应器的NO-3 N去除率均能达到 98%;在同样操作条件下 ,D为 1 9mm反应器的脱硝能力优于D为 4 0mm反应器 ,前者比后者对水中NO-3 N的去除率高 10 %左右 .D为 1 9mm反应器的NO-3 N最高容积负荷、NO-3 N最高电极负荷、电流效率分别为 0 0 15kg (m3 ·h)、0 0 37mg (cm2 ·h)、36 0 %,均高于D为 4 0mm反应器约 10 %.以小粒径无烟煤为介质的反应器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大粒径介质反应器 .  相似文献   
4.
陈方荣 《环境科技》2005,18(Z1):42-43
有些景观水域(人工湖、河)采用宏观粗放的生态法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景观水由于简单地套用宏观生态法进行水质维持,反而使亲水区域减少、蚊蝇滋生、水生植物生长失控、水体混白、清塘困难等不利影响.为此,建议采用造流复氧强化、微观生态系统功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2002,(9):46-46
(本刊讯)8月29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合肥华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华环保基金会洽洽绿色工程”启动仪式。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保任务也非常艰巨,北京周边地区的环境也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沙尘暴已直逼北京城。对此,荣获驰名商标的华泰有限公司主动向中华环保基金会捐出100万元,启动“中华环保基金会洽洽绿色工程”,以支持中国的生态保护建设。“洽洽…  相似文献   
6.
紊动水体大气复氧系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影响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大气复氧速率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了自1924年以来国内外对紊动水体复氧系数的理论和实验和发展过程及其研究成果,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目前众多的复氧理论和公式大多不能直接用于天然河流,要通过复氧实验确定复氧系数,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开滦矿务局范各庄矿塌陷区复土造田的实例,分析了煤矿开采产生地面塌陷的严重性,提出了复土造田的必要性;根据几年来复土造田的实践,着重提出了依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复土造田须注意的问题。范各庄矿复土造田工程初见成效,矿区生态环境正在恢复,种植的林木、农作物和蔬菜已获丰收。  相似文献   
8.
矿山土地复垦系统及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土地复垦是一个多学科、多约束条件的工程系统。作者基于国外矿山土地复垦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矿山土地复垦的系统结构,提出了土地复垦的类型。本文探索的结果,为土地复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总体的、综合的框架,对全面地、进一步地开展土地复垦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复介电常数在水土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短路同轴线法测量了淀粉聚乙烯醇共混体样品,在含水率、离子浓度不同时的复介电常数,研究了频率、离子浓度、含水率与相对复介电常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淀粉PVA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对含水率很敏感,虚部在500~700MHz频段随含盐量升高呈对数增加,这为利用测量相对复介电常数进行水土系统离子污染监测,提供了可能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