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44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花岗岩类岩体与金矿床存在着密切的空间联系,其成因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传统的岩浆热液成因观点仍居统治地位。随着地质资料的积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尤其是金矿床同位素定年技术的进展,传统观点受到了严峻挑战。成岩成矿的时代与时差、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成矿物质的来源等确定金矿床成因类型关键因素的综合研究表明,有密切空间关系的金矿床与花岗岩类岩体之间,在多数情况下两者并无直接的成因联系,金矿床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是与大气降水或建造水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在专门性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Dr2危岩体的边界条件、形成机理及破坏模式,并简要介绍了目前所采取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某地下厂房围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围岩的岩体结构特征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研究地下硐室的岩体结构特征,对评价地下硐室的围岩稳定性是很有帮助的。本文主要是根据对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拟建区平硐的现场调查,用统计的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最终找出该区岩体的结构特征,为研究地下硐室的围岩稳定性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在大连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三维流场、剪流、湍流、风导输移和波浪破碎对海上溢油行为的影响,结合大连湾潮流的特点,预测了大连湾溢油的行为和归宿。旨在为大连湾海上溢油应急行动的决策和海岸油污染防范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6.
7.
矿物的相转变曾被认为是矿物包裹体爆裂法测温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从矿物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相转变和内部气液包裹体爆裂二者不同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爆裂曲线上不同的反映出发,通过一些实验和实例对比,探讨了矿物相变对爆裂法测温实际效果的影响,和所谓石英“相变峰”在岩体对比等方面的实际意义,得出矿物相变对爆裂法测温不会产生有害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柯树背岩体矿物岩石学特征基础上 ,通过对该岩体的铀金成矿元素丰度、铀金矿化类型、铀金矿石物质成分及成矿阶段的划分、矿脉的铀金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围岩蚀变及原生晕特点、铀金矿化控制因素的详细研究 ,从岩体的放射性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岩体蚀变及剥蚀强度、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矿脉向深部的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岩体的铀金成矿远景及今后找矿工作的意见 ,指出该岩体西体南部断续出现的柯树背—隘高断裂上盘 1km范围与下寮—大坑里断裂夹持区为铀金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的侵入岩体,尤其是燕山期的侵入岩体面广量大.它们与区内铜、铁、金等矿产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侵入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化学成分等对比研究后,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1、侵入体主要形成时代为135-95Ma,自西向东有逐渐变新的趋势;2、与成矿有关者多数是复式岩体,与铜矿化有关的主要是燕山早期侵入岩,与铁矿化有关的则主要是燕山晚期侵入岩;3、多数岩体受到过中、下三叠统蒸发岩层(膏盐层)的同化混染;4、岩体含碱质高,在Na2O-SiO2关系图上显示出二者没有相关性;5、侵入体中的铜有可能提供部分铜矿床的物源;6、岩石化学成分上某些组分的对比研究表明,成铜矿与成铁矿岩体之间、成矿岩体和无矿岩体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爆堆块度评价方法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爆堆矿岩的块度分布是评价爆破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对爆堆矿岩的块度大小与块度构成情况进行准确、可靠的定量描述 ,不仅可为验证、改进爆破工艺与参数 ,进而为改善爆破效果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而且也是开展爆破优化研究的重要技术基础。通常使用手工方法去评估爆堆矿岩的块度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爆破块度分布进行定量的评价。但这些方法还都存在着某些缺陷。而爆堆矿岩块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则可弥补上述诸方法的种种缺陷 ,近年来 ,该研究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笔者在总结各种测定爆破块度分布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当前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爆破块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