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篇和大家谈了汽车的弯道驾驶与会车,本篇将主要讲述汽车行驶中最具风险的操作——超车。  相似文献   
2.
温排水问题为环境水力学的典型研究课题,研究温排水运动水域的流场温度场分布情况,无论是对温排水工程规划设计,防止热污染,还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曲线坐标系下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连续弯道温排水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相同流速比下连续弯道中3种不同排放形式(左岸、右岸和中心排放)温度等值线图的比较,相同排放形式不同流速比时温度等值线图的比较,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合理反映温排水运动规律,可以用于温排水运动的模拟。  相似文献   
3.
减少氧化沟弯道沉泥的模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氧化沟弯道水流流态复杂的特点,分析了弯道横向环流和水流流速在弯道重新分布对污泥沉积的影响,对设置偏置导流墙前后的水流流速分布情况进行模拟比较,探讨了偏置导流墙对减少污泥沉积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弯道明渠内危化品泄漏扩散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水面流动和危化品水体迁移扩散过程属有界性问题,利用两相流理论建立三维瞬态VOF动力学模型,在其基础上提出危化品水体迁移扩散的浓度压缩性微分方程,有限容积法离散方程,高分辨率Gamma离散格式适用于解决有界性问题,用Gamma格式离散VOF和危化品迁移扩散方程的对流项。对Chang实验的弯曲水槽的流动及危化品扩散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笔者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准确地模拟水流三维特性突出的弯道水槽的流场和危化品水体迁移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5.
日前,因多次发生恶性交通事故被戏称为“魔鬼弯道”的国道323线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里仁路段K1200+200~+500、K1200+400~+800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提前5个完工,这为道路中间和两侧筑起了两道坚实的安全“保险杠”。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观念的更新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既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方法来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以教学案例《弯道跑》来谈谈尝试、探究教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上篇介绍汽车在弯道行驶存在的风险因素,本篇主要介绍行车安全通过弯道应注意的事项。一、要根据自己所驾的车型和要通过弯道的半径掌握好过弯车速。开大型车比开小型车过弯速度要更慢些,即或是驾驶小型汽车,也会有开吉普车与小轿车之分,因为小轿车与吉普车的瞬时摇摆中心不一样,吉普车前桥多是刚性桥结  相似文献   
8.
道路弯道是指道路中心线呈曲线状态的路段,弯道是以,曲线半径的大小来度量的,急弯是指道路中心线曲线半径小于50米的路段。通过弯道风险多,许多事故就发生在弯道上,在谈弯道会车前,本篇先介绍汽车在弯道行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便大家更好地掌握弯道安全会车的要领。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冰雪环境弯道线形诱导标志对交通流的影响,揭示冰雪环境交通标志诱发驾驶员弯道驾驶行为变化的过程,先分析了冰雪环境弯道交通特性,探究了驾驶员冰雪环境视觉信息传递原理及标志色彩的刺激作用。并根据弯道车辆的行驶特性,分析了冰雪环境下行车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设置了弯道线形诱导标志,再分别开展了冰雪环境下的冰雪路面与良好路面的弯道标志改善试验,以分析弯道线形诱导标志对冰雪环境弯道的交通流影响,采用NC200便携式交通分析仪进行数据观测。结果表明,在冰雪环境弯道冰雪路面与良好路面中设置车辆转向指示标志,能显著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降低交通流的速度,从而有效提高冰雪环境弯道交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考虑水质迁移过程及水体自净作用,构建了基于三维水动力模型的河道水质数值模拟模型,运用无结构贴体网格划分技术建立了河道的计算网格模型,实现了对BOD_5、NH_3-N以及TP浓度扩散过程的模拟,分析了水质指标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河道水质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变差,该河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其他河道的输入性污染,下游河道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