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陕西省山地日照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00 m×100 m分辨率的DEM数据,根据太阳光线与起伏地形之间的几何关系,全面考虑坡度、坡向、地形遮蔽等地形因子对可照时间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山区可照时间计算模型;同时利用常规气象站资料考虑大气对日照时间的影响,建立陕西省山区日照时间估算模型。采用交叉验证和个例年分析法进行模型验证,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均较好。通过模型计算陕西省100 m×100 m分辨率各月可照时间、气候平均日照时间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局地地形对日照时间空间分布影响比较明显,山区可照时间与同纬度平地相比明显差异,表现出可照时间的非地带性分布特征;尤以冬季地形作用最显著;夏季影响最弱;同时年日照时间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局地地形因子的影响依然存在。最后详细探讨了坡度、坡向、地形遮蔽等因子对山区日照时间的局地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1999年5月—2001年10月在北京观象台对紫外线指数(UVI)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表明:UVI季节差异明显,春、夏、秋、冬季的最大值分别为7 85,9 87,4 92,2 99;正午时的平均值分别为3 52,5 31,2 17,1 24。在UVI高峰时段(10:00—15:00),秋、冬季的UVI基本在0~2范围,对人体危害不大;而0~2,3~4,5~6,大于7的各级UVI的平均累积日照时间春季分别为159,87,47,2min,夏季分别为75,99,93,29min,春、夏季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危害较大。另外,UVI的累积分布显示,春、秋、冬季的UVI多数集中在各季节平均值以下,而夏季正午前后的UVI多分布在其季节平均值以上。   相似文献   
3.
图片介绍     
《环境科技》2010,23(3):I0001-I0001,F0003
迪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国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除了沙子和创造性外,迪拜还拥有什么丰富的资源吗?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格拉夫特建筑设计事务所(Graft Lab)设计的垂直村落便充分利用了这种优势。建筑表面与太阳能收集器呈特定角度。太阳能收集器位于这个多功能建筑群的南端,装有自动旋转枢轴,可让日照时间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进入9月以后,夏天的酷热被秋高气爽所替代,天气转凉、日照时间逐渐缩短,人体的各系统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俗话说,"春乏秋困夏打盹",驾驶员如何做到秋季行车安全?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晾晒很多勤劳的主妇都有晒被子的习惯,尤其冬日难得的暖阳,更让人有把被子铺陈在阳光下的冲动。但是多数人都会有一些错误做法,下面列出几个晾晒中常见的错误做法:1.晾晒时间过长,次数过于频繁冬天日照时间短,因此会给人"阳光难得"的感觉,于是很多人喜欢在周末起床后就把被子搬到露台,直到傍晚日落之前才收回来。其实最佳的晾晒时间是  相似文献   
6.
西江河口段秋季表层水体CO2分压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西江河口段表层水体CO2分压(pco2)的分布特征,于2006年秋季在西江磨刀门至马口河段沿程实测了58个样点的表层水体理化参数.结果表明,河道表层水体Pco2值介于93.15-334.38Pa之间,平均值为174.00Pa,被测河段是个明显的大气CO2"源".河流水体的理化性质在向海输送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并且导致表层水体Pco2随航程的增加而递减.样点水体接受的日照时间与其Pco2,有负相关关系,使得表层水体Pco2呈现出日周期变化.河段表层水体Pco2的这种时空变化与河口过程中河-海作用的弱化而引起水体理化参数(如水温、pH值、电导率、总溶解固体、氧化还原电位和碱度等)的变化以及水体内部碳的生物化学过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转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