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2000—2011年沿海11省市入境旅游的相关指标数据,从时空差异视角揭示沿海地区入境游客消费水平、消费层次及其演变特征,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入境旅游消费水平不高,非基本资料所占总消费资料比重和入境旅游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低。为推动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稳定、持续与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省区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消费视角开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关系。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文章借助单位人的概念、构建的消费模型以及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200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对资源环境作用强度可分为四类地区,多数处于单位人水平。北京和上海人口消费水平最高,人均资源环境影响强度相当于甘肃为单位人的2倍;浙江和广东人均影响强度介予1.5-2.0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次影响区;江苏、重庆、福建和天津人均影响强度介予1.0-1,5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第三层次影响区;其余23个省区人均影响强度大体在1.0个单位人左右,基本处于同一层次。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较大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对资源环境作用总量大致分为四类地区,差异明显。广东人口众多且消费水平高,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占全国的10.627%;河北、湖南、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及山东,人口消费水平均高于1个单位人,对资源环境平均影响总量为5.74%;内蒙古、吉林、甘肃等17个省区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对资源环境平均影响总量占2.676%;天津、新疆、青海、宁夏、海南及西藏,人口总量和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小,平均仅为0.616%。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较大的省区多位于东中部地区,广大的西部省区仍是资源环境消费或终端压力的弱影响地区。  相似文献   
3.
谢里  伍婷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9):2429-2450
以电力能源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与能源价格扭曲指标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家庭层面经验考察了居民能源价格扭曲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普遍存在负向扭曲的居民电力价格提升了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特别是增加了居民家庭的电能、食品、衣着鞋帽、设备及日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及其他分项消费支出。(2)居民能源价格扭曲通过收入效应与互补效应影响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及其结构。(3)居民能源价格扭曲的家庭消费效应在城乡家庭之间、城乡各收入组家庭之间存在异质性。居民能源价格扭曲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比城镇家庭更大,同时,居民能源价格扭曲对城乡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都体现在提高各自高收入组家庭消费。这些结论可为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并建立公平与效率兼容的能源价格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5.
自然资源在地球的蕴藏量总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无论对人类本身还是自然界都将是巨大的压力。上世纪80年代的《世界自然保护提纲》曾指出:“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地球满足人类需要能力的减弱是不可逆转的”,“如果不注意资源与能源的节约,陶醉于其能力和眼前的成绩,明天将为今天的收益付出重大代价”。  相似文献   
6.
论“谁来养活中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从人口、耕地、单产潜力、消费水平等方面讨论和分析了“谁来养活中国”一文中提到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提出了通过这些讨论和分析应该得到的有益启示。认为应唤起我们对发展农业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并采取切实措施,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养活自己,我国的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第三产业的兴旺,让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北漂”、“南流”的称呼似乎可以用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大部分打工族身上,他们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职业的人,但他们却处在同一个消费水平上,在这样拥挤的城市空间里,那些收入微薄的打工族,将如何保证他们应有的休息权?环境恶劣的群租房就是城市对他们的回报吗?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个体防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朝阳产业。据估算,我国每年防护装备的需求量高达400亿元人民币,每年仅各类防护鞋的需求晕就达到2亿双.并以很快的速度递增。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防护装备产业与国外发达围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奥运后,由于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攀升、市民要求提高等因素,北京面临许多新的环境挑战;对于这些挑战,绿色奥运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1996年、2000年2、003年、2006年中国29省(市、区)(上海市和西藏数据缺失)农村生活能源为研究对象,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对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空间格局及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在1996-2006年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以华北-西南地区为轴线向两边逐渐递减的态势,且趋势愈加明显;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高水平特点不断强化;轴线两侧区域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各自区域内的一致性趋向明显。经过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与能源消费水平的叠加显示:西北地区属于贫困型低消费地区,华北和西南地区属于人口规模型高消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属于高效型低消费地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空间格局变化的首要因素为能源消费强度,其次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其中前两者为负向影响,后者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