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328篇
废物处理   72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712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11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 概述我厂煤气站有两台煤气洗涤塔,日供气量4400m~3/d,排放废水2880m~3/d,废水中含有硫化物、氰化物等多种有害物质(见表1),过去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周围环境和农灌水质,而且还浪费了水资源。1988年2月我们在山东工业大学实验室研究的内电解法处理煤气污水理论指导下,结合本厂废水来源及水质,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制订  相似文献   
2.
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尿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事故因果论     
要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了解事故发生、发展的机制。近年国际安全界广泛采用“事故事件链”和“事故致因模型”理论,探讨安全生产原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以往事故的教训,用伤亡事故致因模型,查出发生事故的近因、远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基本原因,以便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把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煤矿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的绩效,建立健全煤矿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受国家安监总局委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于2006年底至2007年初在全国范围内对煤矿企业实施安全评价的绩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安全评价对于企业提高安全意识、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改进安全设施、降低事故发生频率等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窑里发生一起瓦斯薰人事故。采场8条汉子放倒了5条。顶数狗蛋最重,头昏脑胀的,仿佛像下了一次地狱。但他依稀记得窑主与二叔对话:谁要把这事捅出去,我就砸谁的饭碗……尽管窑主嘴硬,但仍放心不下,连着来工棚三四趟,又是请医生,又是送慰问品,想堵住汉子们的嘴。  相似文献   
6.
目前,相关环境标准中均未明确制定关于导热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内容。因此,对于导热炉的大气污染排放,各环境管理及监测部门均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本文从导热炉工作原理、污染物排放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其执行标准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沿海环境》2002,(9):25-26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隧道施工重、特大伤亡事故频发,重大未遂伤亡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5年12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管二字[2005]206号),针对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有关单位和施工企业加大了监督管理的力度,认真开展了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相似文献   
9.
从济钢转炉煤气回收系统设计条件、煤气放散点火方案的确定与系统组成等方面介绍了济钢转炉煤气回收系统放散点火系统的设计方案及设计参数,描述了放散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对冶金行业实施转炉煤气放散点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6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暴雨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揭示西北地区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该地区109个站44年(1961—2004年)的日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暴雨的气候变化。研究指出,西北地区平均每年有40站次的暴雨;暴雨频次最少的地方在中西部,最多的地方在东部;4—11月都可能出现暴雨,其中6—9月占93.1%。暴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年际差异较大,最早可发生在4月初,最迟到7月中旬发生;最早8月初结束,最迟11月中旬结束。区域性暴雨平均每年发生4.7场次,主要发生在6—9月;第一场区域性暴雨平均日期为7月2日,最早出现在4月初,最迟在9月下旬;最后一场区域性暴雨平均日期为8月31日,最早结束于6月中旬,最迟结束于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