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1.
目前对我国沿海赤潮的防治和对策主要是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和有机物向海洋的排放量,加强养殖业的管理,减少其自身污染。防止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开展赤潮机理和预报的研究。建立统一的理化指标。建立健全赤潮防治领导机构和监视网。坚持突出重点,“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监视监测队伍的建设,做好现场监视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黄骅近海及滩涂水域环境与赤潮形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黄骅近岸海域和滩涂养殖区水环境状况。指出该区水域富营养化是赤潮形成的物质基础,以及赤潮期间水环境因子出现的异常现象。文中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抑制水域不断富营养化和预防赤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赤潮对人类健康和海洋环境的危害。列举了近20年来中国沿海发生的严重赤潮事件,提出不同条件下赤潮灾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日本赤潮研究概况:Ⅰ.赤潮生物,赤潮的类型及其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关于赤潮的分类和赤潮生物研究情况,着重介绍了赤潮对日本渔业及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大连湾海域赤潮异弯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厦门西海域磷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综合了厦门西海域P的研究结果。在分析水体和沉积物中各形态P的含量及变化的基础,对P循环体系作了全面探讨,着眼于海水-生物-颗粒物、海水-沉积物界面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九龙江水,污水的输送和大气的沉降。P与赤潮的关系也在此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嵊泗列岛养殖区的赤潮麻痹性贝毒检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两年赤潮生物调查和赤潮麻痹性贝毒小鼠测定,结果显示1990和1991年嵊泗列岛养殖区其出现6次以上赤潮;水产品含麻痹性贝毒极低,小于0.875×10-3Mu/q组织,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菱形裸甲藻(Gymnodinium rhomboides)可能是有毒 赤潮生物,该藻密度达106个L以上,经一潮汐周期污染的紫贻贝含毒量可使试验小鼠出现呼吸急促,后肢瘫痪现象。该区潜在发生有毒赤潮的危险,6~9月应进行监测。建议用小鼠生物测定法和紫贻贝作材料进行赤潮麻痹性贝毒监测。  相似文献   
8.
近岸及港湾水体赤潮的生物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勇 《交通环保》1996,17(3):40-42
国外学者根据“以虫治虫”原理设计了一套新的赤潮控制系统,该系统对赤潮水体中高度密集的浮游生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