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聚氨酯(PU)合成革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毒性大,难生物降解.文章阐述了合成革的生产工艺,分析该过程中DMF废水形成阶段、处理现状及其处理方法.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DMF废水的处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Fenton氧化与铁炭微电解组合预处理DMF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OD表征模拟废水中DMF去除率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和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DMF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工艺的处理效果较好。在pH=5,反应时间为1 h,FeSO4·7H2O投加量为1 000 mg/L、H2O2投加量为2.67 mL/L和不曝气的最佳反应条件下,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工艺对实际废水和废液中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6.67%和72.22%,从而验证了该工艺处理DMF废水的可行性。此外,Fenton氧化处理DMF废水过程实际上是将酰胺基团和羰基的不饱和双键氧化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气相色谱石英毛细管柱分离、FID检测,测定废水和废气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10mg/L~18810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废水为05mg/L;废气为08mg/m3。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差为4%~8%,回收率在76%~112%之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提出以双效精馏-吸附联合工艺处理DMF废水。采用双效精馏将DMF废水中的DMF回收为99.8%以上的产品;采用大孔树脂对双效精馏后产生的少量DMA和DMF进行吸附,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例举了该工艺在工程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生产聚氨酯(PU)合成革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毒性大,难生物降解。文章阐述了合成革的生产工艺。分析该过程中DMF废水形成阶段、处理现状及其处理方法。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DMF废水的处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二甲基甲酰胺(DMF)在人体的代谢、毒性作用和临床表现,以及DMF职业接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从农药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唯一碳、氮源生长的菌株MBYD-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菌株MBYD-1降解DMF的最适条件为:pH 7.0,30℃.当DMF浓度为400mg/L,接种量为2%时,菌株能在72h内将DMF完全矿化.底物广谱性实验表明,菌株MBYD-1能在甲酸盐和甲醛中很好地生长,在甲酰胺中的生长情况优于二甲胺.  相似文献   
8.
二甲基甲酰胺环境标准浓度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环境标准浓度值、美国环保局工业环境实验室和苏联学者IO.A.KPOTOB等所建立的环境标准计算公式及DMF的嗅觉阈浓度,遵循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相关方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原则。建议DMF长期(日均)质量标准浓度值为0.1mg/m3,短期(时均)质量标准浓度值为0.15mg/m3,厂界标准浓度值为0.15mg/m3。  相似文献   
9.
运用美国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七版),对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合成橡胶厂DMF抽提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合评价结果给出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以降低生产装置的危险陛。  相似文献   
10.
降解DMF引起污泥毒性及其毒性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处理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序批式好氧活性污泥系统(SBR)为对象,在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为300 mg.L-1左右,各初始DMF浓度(40、80、120 mg.L-1)驯化阶段皆为30 d,运行周期为12 h,溶解氧(DO)为2.0~3.0 mg.L-1的条件下,研究了DMF在水、泥相的分布及污泥有机毒性变化趋势;探讨了单个运行周期内,出水COD、水相和泥相DMF浓度及毒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各DMF浓度运行阶段的污泥毒性都体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污泥毒性随初始DMF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污泥有机毒性主要由DMF降解过程引起,且主要集中在内层胞外聚合物(EPS)以及胞内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