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利用煤矸石制取碱式氯化铝与水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之废料,本文研究了利用煤矸石制取碱式氯化铝与水玻璃的工艺条件。试验表明:Al_2O_3含量为25.3%的煤矸石与20%的盐酸,以及煤矸石的酸溶渣与20%的NaOH溶液,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反应,可分别制得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日本同类产品水平的碱式氯化铝与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水玻璃,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用煤矸石制取水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用煤矸石制取水玻璃的可行性,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反应温度、NaOH浓度、渣样粒度等因素对制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了一种改性乙二醛一水玻璃化学灌浆材料,其胶凝时间可由乙二醛的加入量控制.抗压强度大.表面活性剂甲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其渗透性。  相似文献   
5.
农业废弃物稻壳生产活性碳及水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以稻壳为原料,经过炭化、微波活化、碱煮等制取活性碳的新工艺,所制得活性炭达到LY216-79、783型标准,新工艺制得的活生碳具有优良脱色力及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6.
吴超  陈军良 《环境工程》1998,16(4):47-49
采用正向渗透试验方法测定了氯化钙和水玻璃溶液添加丁二酸钠后溶液在粉尘介质中的渗透规律。该研究结果可有效利用氯化钙和水玻璃进行固土抑尘。  相似文献   
7.
含铬钻井泥浆固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化技术是含铬钻井泥浆无害化处理最有效的方法。以四川西部某钻井泥浆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泥、石灰、聚铝和水玻璃作为固化处理剂,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含铬钻井泥浆实验条件。最佳试验配方是:先将泥浆含水率调整为46%,水泥、聚铝、石灰和水玻璃的添加量分别为10%、1%、3%和0.5%。固化72 h,该试验配方对六价铬和总铬的固化率分别达到93%和95%,浸出六价铬浓度符合地下水三类水标准(GB/T14848-9),浸出总铬浓度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5085.3-1996)。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铸造企业水玻璃废砂大量排放而带来的堆场困难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拓宽水玻璃废砂资源化再利用范围,研究了利用水玻璃废砂作为混合材生产水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当白砂(处于铸模内侧,经受过高温,溃散性差)或混合砂(铸模内、外侧砂同比例混合)掺量小于10%时,可生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而且该水泥的其他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水泥的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廉价水玻璃为硅源,常压干燥制备出了低密度、高性能的块状SiO_2气凝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_2气凝胶平均密度在0.11~0.15 g/cm3,比表面积在450~650 m~2/g,孔隙率为90%~98%,具有高疏水性,对甲基红的吸附率可达80%;最佳制备方案为:向20%硅酸钠溶液中加入乙二醇和乙酰胺,硅酸钠与乙二醇和乙酰胺的摩尔比为1∶1∶2,无水乙醇为置换剂,1∶5的三甲基氯硅烷/无水乙醇混合液为表面改性剂,置换和改性时间分别为72 h和24 h;酸的种类、浓度和量,疏水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干燥工艺,乙二醇和乙酰胺的添加对SiO_2气凝胶的制备都存在影响;所制备的SiO_2气凝胶的疏水性能和吸附性能均非常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酒糟锅炉燃烧后的丢糟灰为原料,以氯碱企业中氯气干燥后产生的副产硫酸为酸化剂,采用沉淀法对白炭黑制备的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工艺条件为:丢糟灰碱液比为1∶1.4,碱化处理时间4h,加酸速度为0.06 mL/g·min,搅拌速度40 r/min,产物比表面积为189.0m2/g,制备的白炭黑经质量检测符合国家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