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梁晓声 《绿叶》2010,(7):57-62
关于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话题,绕不开大社会背景。倘一个社会到处可见拜官主义,拜金主义,拜计谋主义,拜不择手段的目的主义现象;一言以蔽之,倘一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是极其浮躁的,卑污的价值观腐蚀人心,而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向,却只不过是急一时所需的功利主义的出发点,打造百依百顺的“活”的工具的教育方法,那么。我很怀疑最终会收获良好的人才成果。如果播的是”跳蚤”,收获的也只能是“跳蚤”。  相似文献   
2.
张弘 《环境教育》2010,(7):8-11
本期特稿采访了作家陈建功、徐刚、哲夫,摄影师王久良。与他们交流,使记者在灵魂深处得到了一次洗礼,精神境界得到了一次升华,也使记者深深地感到他们对当下环境的忧虑。  相似文献   
3.
卢风 《环境教育》2008,(3):29-31
培养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的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若不能落实到每个公民的行动,就只是一句空话。这就需要通过环境宣传教育来建立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了解人与环境的互动,培养对环境的尊重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23日深夜,青岛的天空开始飘起冰凉的雨滴。这冬日冷冷的雨,有着比秋雨更萧索的况味,仿佛痛苦的眼泪,洗刷着青岛上空的浓烟。冬日的冷雨敲窗,想起22日黄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燃事故,鲜活的生命被炸得血肉模糊,化为尘,化为土,化为烟,悲痛叹息。  相似文献   
5.
感动心灵     
曾记得在那次阅读教学观摩课上.一位教师教学《特殊的葬礼》的镜头,令我至今历历在目:在一阵肃穆中,屏幕上循环播放的是拉丁美洲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汹涌而下、滔滔不绝的壮观,到逐渐枯竭、奄奄一息的残流,最后完全消失的悲悼场面。这时,老师的话语是多余的,因为此时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都会为之颤栗,更何况是涉世未深、感情外露的孩童呢?  相似文献   
6.
良知是人类开化的标志 是天使可是这个天使中了毒 被驱赶了一个叫贪欲的恶魔 盘踞了她的地盘所以 就看见或者听说羚羊的头  相似文献   
7.
卢风 《环境教育》2006,(11):58-59
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思路,缺少科学管理经验,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业在产生社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与保护生态环境背道而驰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