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解决现有城市应急预警系统(urban emergency early-warning system,UEES)存在的缺乏设备身份认证、数据共享性差、数据传输处理效率低、区域性智能自治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区块链与端边云技术特点和现有系统的业务需求,提出区块链与端边云技术相融合的城市应急预警系统(UEES integrating blockchain and end-to-end cloud technology,UEES-BE)框架;对该框架存在的边缘节点认证与数据共享、区块链与边缘智能、边云协同分类分级分布式存储3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以城市内涝灾害预警为例,将区块链与端边云技术与城市内涝灾害预警系统业务相结合,提出4点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区块链和端边云技术理论上可实现城市灾害安全、共享、实时、智能的预警,对构建城市应急预警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实践中面临生态系统服务度量难、核算难、货币化难、交易难等基础性难题,导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不统一、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各类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不规范、绿色金融滞后、绿色发展市场化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最关键的生态产品价值理论出发,梳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困境的根源和理论基础,并尝试提出可能的多元核算方法与热力学、景感学、经济学相结合的实践解决路径,形成不同单位的统一核算标的物。通过探索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构建生态资产加密数字货币化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形成不同生态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成本监审制度和价格调整机制,完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建立统一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并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气候资金缺口,解决这一难题亟须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高效的投融资手段。2020年以来我国气候投融资顶层文件相继出台,尽管气候投融资体系和试点工作的研究逐渐丰富,但是气候投融资理论研究仍然落后于地方和金融机构的相关实践。本文聚焦于气候投融资体系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机制不灵活、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可靠等关键问题,梳理气候投融资加速发展所需的关键要素,讨论气候投融资加速发展的预期目标,提出一套结合数字科技应用的气候投融资加速发展新生态体系及其标准体系、技术体系、数据体系的构建方案,旨在引导和鼓励资金流向技术先进、示范创新、气候效益显著的绿色低碳项目,为气候投融资试点和“双碳”政策落地,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煤矿安全投入能有效落实于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使安全投入资金更加透明、有效,对区块链技术在煤矿安全投入的适用性和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划分煤矿安全投入体系,指出煤矿安全投入中决策难、审查难、金额难及时调整的问题。分析区块链技术优势和应用,探讨煤矿安全投入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提出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智能合约与煤矿安全投入的应用流程,并指出该应用将会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理论上,区块链技术可解决煤矿安全投入中存在的问题,但有待区块链技术与法规的发展完善来推动区块链技术与煤矿安全投入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人为数据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现有技术和管理手段无法有效防止。本文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梳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针对人为影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主要手段,研究区块链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技术方案,提出基于区块链智能数据质量控制器改造现有监测系统的方案,并在北京市开展了试点示范,验证了区块链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突破以现场为中心的取证模式,研究基于交通事故过程导向的交通事故现场警务取证系统化方法,以审判为中心理念重构警务取证的新模式,应用区块链溯源方法的思想与技术,提出警务取证区块化溯源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交通事故现场警务取证,应当以交通事故认定的交通事故构成的“七何”要件为证明标准;警务取证包括交通事故全过程的道路交通系统、交通事故现场、交通事故事实3个区块节点;取证具体涉及交通安全风险控制系统的8个系统要素,现场系统的7个系统要素,以及交通事故元素的2个事实要素。该方法的双向溯源技术可确保警务取证的成效,有效提升取证执法效能。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我国危险废物产生特征及处理现状,分析了我国危险废物转移流程及其转移规模和材料类型,提出合理布局危险废物处理产业,应用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完善危险废物日常统计和监管。  相似文献   
8.
完善碳交易市场,优化碳交易机制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为解决我国传统中心化碳交易市场中存在的交易低效、监管困难、行政干预过度等机制性问题,本文在剖析碳交易流程功能需求和区块链技术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自动化、可信任的创新碳交易体系构建方案。首先从整体层面出发,依据实际业务场景设计了基于 Fabric联盟链的碳交易区块链总体架构,然后对交易体系进行细分,从碳交易二级市场框架、碳交易方法、碳交易监管、碳交易激励与惩罚四个维度探讨了身份认证、智能合约、数据溯源、信用代币等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引入推动了碳资源向数字凭证转化,实现了碳交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了交易效率;链式数据结构和分布式共识机制扼杀了“舞弊”和“寻租”空间,为实时动态监管和协同监管创造了条件;碳交易信用代币的发行与应用提供了更为缓和的治理方式,避免了行政强制手段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优化了政府的治理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碳交易的效率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造不同所有制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情形下的目标函数与行为动机模型,分析区块链发展水平对制造业数字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以区块链产业兴起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基于2003~2017年我国9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评估区块链技术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块链的应用能够倒逼企业实现以效率提高为特征的绿色转型,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治污成本分别降低26%和17%,并且在使用了工具变量、三重差分、PSM-DID、安慰剂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此外,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当前阶段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优于数字化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最后,基于企业所有权特征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国有区块链企业在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中的表现优于非国有企业,而基于城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区块链企业对二产占比高和单位GDP能耗高的城市制造业转型促进效应更强.本文丰富了区块链应用与实体经济发展领域内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数字经济影响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为更加科学与精准制定区块链发展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环境分权下,地方政府及控排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制约着降碳目标实现,而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信、高效的协同减排环境。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以控排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为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索区块链技术投入前后的协同减排策略;并借助数值仿真研究了区块链技术的监管影响系数、应用成本及地方支出系数对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块链技术投入缩短了减排系统的趋稳时间;监管影响系数与中央政府对区块链技术投入的支持程度、地方及控排企业的减排参与意愿呈正相关;区块链平台应用成本与地方政府减排参与意愿呈负相关,地方支出系数与中央政府对区块链技术投入的支持程度呈正相关,且均存在最优调控区间。因此,应积极开展区块链监管试点,引导、扶持企业绿色转型,强化中央督察职能,转变地方政府发展理念,保障减排政策落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