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3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36篇
安全科学   544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784篇
综合类   3569篇
基础理论   247篇
污染及防治   173篇
评价与监测   252篇
社会与环境   401篇
灾害及防治   15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3~2019年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监测数据、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夏季和秋冬季武汉地区污染日的大气污染特征、边界层结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进行研究,建立了武汉地区大气污染的天气概念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武汉市空气质量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大气污染程度四季分布表现为冬>秋>春>夏.夏季首要污染物是臭氧,冬季首要污染物是PM2.5.(2)比较挑选出的夏季清洁日和污染日的气象要素特征,污染日逆温的平均强度约为清洁日的一倍,逆温底高一般在600 m以下,空气质量一般为轻度-中度污染;静风频率(37.1%)明显高于清洁日的静风频率(2.9%);污染日平均风速小(0.8 m/s),边界层内相对湿度较低.同样比较秋冬季两类天气的气象要素特征,污染日逆温底高低、厚度小,不及清洁日的一半,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易出现重度污染天气.静风频率(20%)高于清洁日的静风频率(7.5%),风速小(1.6 m/s),污染日边界层内呈明显上千下湿的格局.(3)建立了夏季大气污染的天气概念模型,污染日副高偏弱位置偏东,长江流域易少雨干旱;地面我国东部大范围地区处于均压场中,武汉地区为偏东北异常小风,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4)建立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的天气概念模型,长江流域环流平直少波动,配合地面弱低压的天气形势和较强的逆温使得大气污染物聚集在近地面.蒙古冷高压强度偏弱,使得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强度偏弱;武汉地区为偏北小风,对雾霾的移除和稀释扩散作用差.该研究结论可供大气污染预测预警研究和环境管理部门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2014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秸秆焚烧事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可以导致区域PM2.5、CO、NO2日均浓度分别上升4.2倍、2.9倍、4.4倍。通过对淮安市夏季秸秆焚烧对大气污染程度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的一种趋势,交通网络演化对区域旅游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随着通达性增强愈加明显。以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以区域内交通网络格局演变及其所属的国家3A级以上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交通网络演化及其通达性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耦合模型分析交通网络通达性与旅游经济之间关联耦合关系。研究认为:(1)环鄱阳湖区域交通网络通达性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关联耦合程度较高,交通网络演化及通达性对驱动区域旅游经济及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演变至关重要、产生重要影响,两者存在互为反馈机制;(2)交通网络演变及通达性发展阶段不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演进对应不同的阶段模式,具体可分为点核模式、点轴廊道模式、多中心环轴模式、网络一体化模式;(3)目前该区域旅游一体化已进入初级可实施阶段,未来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旅游企业跨行政区合作、建立统一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等,为制定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毒气体危害区域划分之临界浓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研究毒物伤害准则进而界定有毒气体危害浓度,对有毒气体泄漏扩散后的危害区域进行分级划分,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即时有效的减轻有毒气体对人员的伤害.最后,以氯为例,对比其在不同伤害准则下危害区域划分临界浓度标准值,数值差别较大,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判断,选择最适当的标准来划分危害区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优化系统的分析,指出了该系统一些易被人们忽视的特征:①水资源优化系统只是整个资源优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大型性、整体最优性、等级层次性、相对独立性等诸多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将其置于资源优化系统中去考察。②该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所以必须应用动态规划法去处理它。③水资源优化系统中的多目标间存在各种冲突,显然协调冲突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提出三种冲突-协调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聚氯联苯化合物(PCB′S)和其他有机毒物的方法。这个新方法是采用高强宽谱的紫外光线(UV)直接光解有机物,分解的最终产物是无毒的单质物质。新方法的效靛优于使用中压汞灯做光源的传统 UV 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为积极推进ISO14000系列标准在我国的实施,促进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凡符合本条件的可列入ISO14000国家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9.
可持续旅游是 8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的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新思想。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拓展深化 ,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并作为跨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可持续旅游的由来和对可持续旅游内涵实质的界定角度出发 ,结合可持续旅游实现途径的探讨 ,以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对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为景区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战略性构想 ,以期能对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宁城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宁市大气属煤烟型污染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为SO2 、NOx、TSP、降尘 ,虽然随着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加强 ,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 ,但是工业区大气污染仍然较重。污染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工业区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倍左右 ,城区又高于郊区 2倍 ,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与呼吸内科门诊就诊人数呈正相关。用邓聚龙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得知污染物对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有关联 ,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序为 :TSP >降尘 >SO2 >NOx ,最后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