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87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职安课堂     
《现代职业安全》2006,(8):87-87
一直以为地震这样的事离自己很远,却不曾想前不久就亲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地震风波”。尽管后来得知这次地震发生在北京周边的城市文安,并且在当地也没有造成什么大破坏,但是当时发生的瞬间确实有这样的感觉——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无助!事后与同事谈起,大家感慨尽管宇宙飞船已经进入太空,但是对于地球本身,还有很多秘密是人类无法破译的,譬如对地震的准确预测。从古代中国张衡的“地动仪”,到现今各种各样的地震预测装置,无一不是希望能准确预测地震以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然而,时至今日,这还是人类无法攻克的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自燧人氏“钻木取火”以来,用火范围不断扩大,人们的防患意识也随之增强,并开始了治火活动,治火组织因此应运而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人们的治火活动中,便意识到治火组织的必要性。诸侯国颁布了一项治火规定,规定中说,成立“储正徒”(一种类似兵役制的消防队伍)还要准备“郊保之民”(类似义务消防队伍)。在法规中,第一次有了治火组织。辽宁省博物馆珍藏品中,有件鲜为人知的东汉时期墓葬品——井栏陶器,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秦王朝,将自己的名号定为“皇帝”。从此,皇帝便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名号。  相似文献   
5.
唐诗中的火     
诗是精炼的语言,古代消防艺文不仅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极珍贵的史料.刘禹锡的五言长诗<五陵观火诗>一开始就写道:"梦乡祝融分,炎火常为虞".把火灾的时间和地点告诉了我们,而"操绠不瑕汲"则又说明,当时扑救火灾是靠取天然水来扑救以及取水的繁忙.  相似文献   
6.
一、课时: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与古代环境问题有关的三大历史因素及其相关知识点。2.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3.能力培养: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媒体:录像资料片。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等。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分两大组,然后共同观看我国古代与环境有关的录像:人口情况、边境开发、楼兰古国消失、古代战争等资料;阅读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联系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从高中《中国古代史》课本中找出我国古代与环境有关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7.
贤人们的这种以龙自喻,和人们的以龙喻美贤人,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龙文化中的进步面,是我国古代龙文化中最光辉灿烂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政治名片看车马 与日常生活不同,贵族的政治性活动更是离不开车子。一般的“上班族”都是乘车上下班的。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死了,颜渊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弟子)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渊做椁下葬。孔子不肯,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183;先进》)。孔子是下大夫,属于贵族阶级,上朝出行赴会周游等等都不能步行。诸侯更是如此。鲁国与楚国会盟,  相似文献   
9.
雪淞 《环境》2011,(12):66-70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化,在音乐、数学、哲学、文学、建筑、雕刻等方面都曾取得过巨大成就。同时希腊也以迷人地中海自然风光吸引着全世界游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城镇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排水和污水处理问题,介绍了我国古代在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和规划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杰出成就,回溯了从原始社会末期,早期城市雏形出现到城市排水、排污设施的发展、完善,使我们得到启迪,以便更好地解决城镇环境问题,做好排水、排污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