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均对土地资源有大量需求,二者之间的矛盾在经济优先发展区表现尤为明显.为了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管控土地利用并引导其变化发展,需要建设具备不可替代特征的省域生态廊道.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是识别生态廊道最常用、有效的模型,但在应用于省域尺度时,MCR模型识别的潜在廊道路由存在冗余的问题.因此,通过引入网络科学中的边介数指数(edge-betweenness)对MCR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潜在廊道路由的边介数指数值,选取出其中最为重要和简明的结构来连通生态源地,即提取潜在路由中的骨干路由(backbone route)和关键战略点(key strategic point)作为不可替代的结构来指导省域生态廊道建设.将优化后的MCR模型应用于广东省,构建了全长5 493 km的省域生态廊道,其中包含生态源地20处,关键战略点11个,骨干生态廊道29条.骨干路由与关键战略点构成的不可替代省域生态廊道(irreplaceable provincial corridor)能够实现"廊道数量和占地面积最少、连通性基本不变"的目标.研究显示,边介数能够对潜在路由进行优化筛选,识别出维护省域生态安全的关键结构;不可替代生态廊道能够指导省域生态规划和土地空间的发展利用,并为更高水平的生态安全环境提供了演进的基础;同时也为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提供了建设生态廊道的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绿脉规划作为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正逐步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城市绿脉规划不但对自然资源起到保护作用,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的需要,恢复并保存了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还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引导作用。文章列举了美国、欧洲和亚洲的部分特大型城市绿脉规划的实践经验,以及我国城市在绿脉规划方面的尝试。最后,对绿脉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桂红  刘红涛  叶计朋  赵锐  程正 《环境工程》2006,24(1):87-88,90
介绍了ZT廊道交替池工艺的运行原理、工艺特点及运行效果。工程实践表明,ZT廊道交替池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时,出水pH值、SS、CODCr、BOD5、氨氮、总磷各项指标均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处理效果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4.
蒲河流域污染状况与生态修复技术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了2010年以前蒲河的污染状况及形成原因,介绍了目前通过蒲河综合整治系列工程实施及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蒲河污染状况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由2009的劣V类水质提高到目前V类水质,同时,提出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蒲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方案,为"十二五"沈阳市创建生态城市和消除劣五类水体的既定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与火电、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相比,小水电站建设对周边环境产生的损害较小,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小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相当明显,甚至可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和谐共处的制约因素。因此,农村小水电站可行性开发、设计、施工、运行过程中要引入生态与环境管理制度,并赋予可行性执行措施,构建绿色小水电标准,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小水电站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尹浩  詹亚  张浏  刘桂建 《环境工程》2022,40(5):193-196+250
清水廊道陆向缓冲带是截留陆域污染入河前的最重要生态屏障,评价其工程适宜性,不仅要体现出陆向缓冲带对外源污染物拦截效果以及所选缓冲带技术本身的特点,还要体现出污染物拦截技术对于清水廊道周边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综合影响。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构建清水廊道陆向缓冲带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光明大堰河清水廊道陆向缓冲带污染拦截工程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的8个河段中,非常适宜的河段占62.5%,适宜的河段占37.5%,河段总体处于污染拦截效果较好状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清水廊道陆向缓冲带污染拦截工程评价方法可将河岸带的功能管理、植被及生态重建、土地利用、滨水区规划和设计融入工程评价中,为清水廊道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遗产区域:一种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产区域是美国国内针对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较新的方法。该方法重视人与土地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自然和游憩资源的综合保护与利用。实现遗产保护、经济发展、重建区域身份、提供游憩机会等多重目标。从美国历史保护运动的发展背景出发。回顾了遗产区域的发展历程,从定义、特征与分类三个方面评述了其概念内涵,并对遗产区域保护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遗产区域保护方法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飞 《世界环境》2012,(4):18-19
人们称梁子湖是"绿宝石"。她不但是中国的重要湿地,更因为生物种群繁多,成为重要的生态廊道,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中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保护最好的两个内陆湖泊之一。能否以梁子湖为依托,打开"防治并举、保护优先"的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思路,向世人集中展示"千湖之省"的魅力,对于正在加快推进"生态立省"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湖北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沿用“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模式,选取粮食供给、产水量、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和生境维持5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指标,以及人口密度、地均GDP和土地利用程度3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指标,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2方面识别重要生态源地,利用夜间灯光强度进行基本阻力面修正,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生态廊道提取,构建出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新区生态源地总面积约48433 km2,占新区土地总面积的313%,主要分布于新区西北部旱地和东南部水域;新区生态阻力系数空间分布较为破碎,大部分区域阻力值较低,间或分布高阻力值;新区生态廊道总长度18586 km,呈“Y”字型沿建设用地和水系分布,所处地类主要为旱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可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为实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认为在进行景观要素设计之前,应先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之后进行核心斑块、缓冲区和廊道的设计。①核心斑块 :不仅要考虑斑块的景观适宜性,而且斑块的面积应能维持一定物种数量 ;②缓冲区 :在考虑距离对目标物种影响的同时,还应考虑缓冲区的范围应该覆盖所有的核心斑块 ;③廊道 :需要辨识两种情况,其一是对现存生境廊道的保护,为了避免不同核心斑块被隔离,必须严格保护现存的生境廊道。其二是对潜在生境廊道的建设,在条件允许时,通过植被重建,建立适宜的生境廊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