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陡坡地灌垄槽栽培研究结果,免除土壤侵蚀的危害,其50cm、100cm土壤中,比对照区持水量高10.20%~33.67%、8.27%~65.37%,含全氮率为对照的90%,含全磷率高2.9%、26.2%,含全钾率高3.18%、8.01%,而水解氮均为对照的61.5%,速效磷高较对照39.02%、97.72%,速效钾为对照的91.48%、92.54%。公顷产叶量和蚕茧量均较对照高5~10倍,经济效益较对照高11.88倍。  相似文献   
2.
桑沟湾表层沉积物性质及对磷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研究沟湾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结合沉积物的表面电荷性质及磷的形态分析,考察了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沟湾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过程包括快吸附过程和慢吸附过程,可用快慢二段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等温线符合Langmuir交叉式模型.夏季沉积物样品的最大吸附量高于春季样品,粒级较小的沉积物吸附能力较强.沉积物样品对磷的最大吸附量Qm在0.047 1~0.123 0 mg·g-1之间,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EPC0)范围在0.059 6~0.192 7 mg·L-1,沉积物充当"磷源"的作用.不同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IP)是磷在沉积物中的主要赋存形态,吸附后的沉积物样品中弱吸附态磷(Ex-P)、铁结合态磷(Fe-P)明显增加.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3.
色素作显色剂,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含量。在色素质量浓度为0.8g/L、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体积分数为1.0%、进样环体积为400μL、检测波长420nm的条件下,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对水中铝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300μg/L,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124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9%,加标回收率为96.4%~101.8%。  相似文献   
4.
"霍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受到别人注意时,而改变行为倾向的效应. 这种效应在班组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运用好这一效应原理能够促使消极变积极,积极更加积极,从而有利于调动班组每一名成员的上进心,推动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对2011年4月、8月、10月和2012年1月沟湾溶解态铁(dissolved iron,DF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沟湾4个季节DFe的平均值分别为3.8 ±0.7 nmol/L、3.3 ±1.8 nmol/L、2.6 ±1.0 nmol/L、1.8 ±0.6 nmol/L,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t-test,p < 0.05,n=19)。沟湾DFe的平面分布主要呈现出河口和近岸浓度较高,随离岸距离的增加浓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对沟湾周边河流、地下水DFe含量的分析及箱式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沟湾海域DFe的主要来源包括河流、地下水的输入和大气沉降等;而其主要的汇为向黄海的输出以及养殖生物的吸收利用。DFe在沟湾的存留时间与大洋相比明显降低,可能与特殊的水文环境与养殖生物的吸收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渔业养殖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造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沟湾养殖区海水及养殖水产品中17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率高达52.94%,含量水平介于ND~32.48 ng/L。不同的鱼类养殖区域海水中喹诺酮类药物含量差别较大,且浓度大小依次为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区>黑鲪(Sebastes schlegelii)养殖区>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养殖区。科普示范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最高浓度范围与牙鲆养殖区相近,而近岸码头非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检出率和残留浓度最低,表明沟湾海水中抗生素残留可能受水产养殖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沟湾养殖区鱼肉中喹诺酮残留量远小于国家安全限量。  相似文献   
7.
桑沟湾养殖区铝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4月、7月、11月和2007年1月对沟湾进行的调查,分析了溶解态Al和颗粒态Al的分布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沟湾溶解态Al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浓度为(64.1±45.1)nmol/L,春秋季次之,浓度分别为(60.8±29.1)nmol/L和(60.3±15.5)nmol/L,冬季最低,浓度为(31.2±9.6)nmol/L。因悬浮颗粒物的类型不同,春季和冬季颗粒物中Al的含量较高,夏季和秋季含量较低;颗粒物中可交换态Al所占的比例为春季和夏季比较高,夏季醋酸提态所占的比例可高达(2.19±0.88)%,颗粒物中Al主要以残渣态存在。讨论了颗粒物对溶解态Al分布的影响并计算了Al在颗粒物表面的分配系数及其在海水中的存留时间,Al的界面分配系数Kd的范围为0.24×105~1.3×106mL/g,平均值为(3.6×105±2.6×105)mL/g,其中SPM的范围为8.0~60.6 mg/L。根据箱式模型初步估算了沟湾溶解态Al的存留时间约为(36±17)d,进一步认识了Al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温室中建立红树林植物无瓣海模拟湿地系统,分别用正常、5倍和10倍浓度3种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定时定量对模拟系统污灌4个月,研究重金属Cd的分布、迁移以及湿地系统对Cd污染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污水中的Cd主要存留在土壤子系统中(约90%),只有很少部分迁移到植物体和凋落物中;无瓣海各器官中Cd含量在根部最高;模拟系统对污水中Cd的净化效果显著,在植物-土壤-水系统中,正常、5倍和10倍浓度组的净化率分别为96.04%、85.19%和92.24%,在无植物系统中,对应组分别为81.18%、85.46%和80.96%。  相似文献   
9.
2002年4月~2003年1月四个季度,对哑铃湾典型网箱养殖区N、P几种形态含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养殖区,N、P的存在形态都以溶解态为主,各种形态的季节变化都受网箱养殖活动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综合调控;在该海域,从N/P值的角度来看,P是比较缺乏的,但是从浮游植物可利用的角度来看,无机磷却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10.
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入侵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瓣海因其具有速生性的特点而被广泛的用于滩涂海岸造林和控制外来杂草互花米草。但是同样作为外来种,无瓣海其自身的入侵性及生态风险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大热点。依据外来种风险评估的侧重点,分别从定居特性、传播特性及其影响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无瓣海的入侵生态特征的相关研究,表明无瓣海具有速生、高生产力、对低温和土壤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已在澳门等地出现扩散入侵现象等利于入侵的特点;但是同时它生态位宽度中等,繁殖率较低,并且它的种植会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有利于乡土红树植物的生长。现有对无瓣海入侵生态特征的定性研究并不能完全确定其入侵性和生态风险。因此今后需采用风险评估模型等手段对无瓣海入侵性进行更为深入地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