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坡地表土流失的情况,利用生长迅速、对环境要求不高的麦冬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细叶麦冬有很好的固土护坡作用,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水母暴发的生物修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霞水母(Cyanea nozakii)、口冠水母(Stomolophus nomurai)在我国的东海、黄海、渤海以及韩国、日本沿岸均出现过大范围暴发现象,且暴发次数、暴发范围以及持续时间呈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海域富营养化以及N、P营养盐比例失衡等为水母暴发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湿地,增殖植物,以吸收N、P等营养盐类;近岸增殖大型海藻等生物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3.
1.沙区治理开发现状榆林地区沙区总面积为2.4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6.7%。据史料记载,榆林沙区在秦汉时期还是“沃野千里,仓稼殷富,水草丰美,群羊塞道”的农牧区。公元413年,大夏王朝曾在今靖边县城北白城子建都统万城,当时这里还是“临广泽而带清流”。后因历代滥伐和战争破坏,致使林草退化,土地沙化。据调查,在1950年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没农田牧场14万公顷,沙区仅存的11万公顷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26万公顷牧场沙化、盐渍化。沙区6个城镇和421个村庄遭受风沙侵袭掩埋,每年输入…  相似文献   
4.
张泽 《环境》2006,(4):66-68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打开某知名网站的环保频道,有关于植树造林的专题。近期的新闻有一些,大抵是有关植树节活动。再看早期的新闻,居然一下就上跨到去年的同一时期。当然,去年的同一时期也要迎接植树节。  相似文献   
5.
郭耕 《防灾博览》2003,(2):18-18
多年来,我们在“绿化祖国”大旗的引导下,每年春分前后,便走向户外,参加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现在,大家更是知道3月12日是全国的植树节。可是,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恐怕很多人就不十分清楚了。是不是因为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季节合适,这的确不假,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天是被我们尊为国  相似文献   
6.
《绿色视野》2010,(11):33-36
碳汇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增加了我国的森林碳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要发展,通过植树造林活动吸收二氧化碳,抵减部分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减轻中国面对的国际减排压力,是最可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元代1264年定都燕京后,为加强政治统治,在中原先进的农耕经济影响下,改变过去“逐水草而居”游牧经济的生产方式,在积极保护动、植物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资源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举措。剖璞见玉,对今仍有史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8,(2):83-83
3月12日是植树节,能否为世界多一片绿色贡献你的力量? 古往今来,有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至今仍广为流传,激励后人。  相似文献   
9.
吕春 《环境教育》2010,(2):72-73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懂得树木是人类的良友,就懂得植树造林的益处,知其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许多彪炳史册的名人,更是对植树情有独钟,并留下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与诗文,今天读来仍有春风拂面之感。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29日,英国领导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由于错误地认为森林可以帮助改善水流和防止土壤侵蚀,许多国家都在浪费大量金钱种植树木。路透社援引该研究报告报道:许多树种,特别是受到造纸行业青睐的松树、桉树这类树种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多于其它植被。水分会通过树叶蒸发掉,因此树木会使土地变得干燥。这项研究报告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