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ERMOD模式的固定源对不同楼层大气污染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污染预测通常考虑地面的浓度影响,对高层住宅楼不同楼层影响的考虑较少.通过案例设计,模拟4种不同的污染排放情景,采用预测推荐模式AERMOD分别计算各情景下5个代表高度共20种组合情况的预测受体结果,并基于三维可视仪软件VOXLER直观显示各情景污染物浓度的空间连续分布情况,对小时最大浓度的分布规律利用分析工具CANOCO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污染源高为15~80 m时,不同楼层间小时浓度分布差异性较大;污染源高为120~240 m时,楼层间差异性较小.(2)污染源高为15m时,小时最大浓度以50 m为分界线随楼层高度的增加先增后降;污染源高为80~240 m时,小时最大浓度随楼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陆秋婷 《环境科技》2007,20(3):53-56
根据日照理论,分析了住宅建筑在无遮挡情况下的日照变化和有遮挡情况下不同布局、水平位置以及楼层对日照的影响.住宅建筑的日照环境分析对于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中、房地产公司向客户提供商品房日照指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火灾情况下不同楼层对大学生疏散心理和行为反应有重要影响.选择住宿的高职学生1141人作被试,采用统计分析法对不同楼层的学生进行问卷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火灾情景下,学生居住的楼层越高,从众心理越强,从众心理有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增强的趋势;楼层较高的学生比楼层较低的学生适应性行为多,会采取灭火行为,能做到就近逃生等;楼层最低的学生比楼层最高的学生能很快的表现出帮助他人脱离火场的能力和行为,但是楼层最高的学生比楼层居中的学生相互救助的意识强;楼层居中的学生比楼层较高的学生存在较强的惊慌心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建筑物避难安全性能设计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情况,包括楼层避难安全验证法和整栋建筑物避难安全验证法。楼层避难安全验证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验证起火居室人员的避难安全,第二阶段验证起火居室外整层楼人员的避难安全,并给出一个九步的验证程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整栋建筑物避难安全验证法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验证各楼层人员的避难安全,第二阶段验证整栋建筑物人员避难的安全,并给出一个六步的验证程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对避难安全验证法的分析,并对各自的验证程序进行了阐述,以便可以据此指导建筑物避难安全的性能设计。  相似文献   
5.
光影     
《安防科技》2013,(5):47-48
现代文明的发展程度越高,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越是凸显。这张老照片拍摄的是"手摇梯子车",相当于我们现在常见的消防云梯车。它一般分为两节或者三节,能升到十几米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种木质或者竹制的梯子已经不能满足楼层高度的需求了。目前国内使用的举高云梯车已经能上升到100米以上了。高空救援是消防部门面临的一个挑战项目,人们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高空安全隐患随之增加。消防高空救援不仅需要云梯车,更需要素质过硬的消防战士。陕西省在打造"三秦公安消防铁军"的业务训练内容中,包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震作用下建筑物上部楼层倾倒时的破坏特点及理论分析,提出建筑物上部楼层倾倒时的倒塌模型。针对此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及动力学分析,从而推导上部楼层倾倒模式下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并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进行简化,得出建筑物倒塌破坏安全距离简化计算表,以便于震后应急道路有效宽度的规划控制。研究表明,简化公式值与理论值最大相对误差为4.38%,平均相对误差为0.76%,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同时,推导出的理论公式与简化公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9。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地震中计算建筑物倒塌安全距离提供理论依据,可用于规划分析。  相似文献   
7.
洪闻  众人 《安防科技》2013,(7):18-20
如今,许多城市的超高层建筑以城市新地标的面目拔地而起。大楼越造越高的趋势,给消防部门在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和救援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高度100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在设计、建审和验收的各个阶段,消防部门都会严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其提出设置避难层的要求。但是,对于普通高层住宅,相关法规却并不强制要求设立避难层。而在超高层公共建筑中,也很少有人知道避难层的存在,更有甚者则将避难层占作它用,使其失去应有作用。在无情的火灾中,避难层犹如"生命特区",保证其功能完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地震作用一般可分解为两个水平分量和一个竖向分量。近场地震的竖向分量较大,但水平与竖向地震动共同作用下楼层组合加速度响应的影响鲜有研究。以三个不同高度的规则钢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与竖向目标谱匹配的竖向地震动及对应的水平向地震动共同作为地震输入,定义楼层水平和竖向绝对加速度的 SRSS 值为楼层组合加速度,研究结构最大水平加速度与组合加速度的比值沿着楼层高度的变化趋势。随后开展增量动力分析,经 KS 检验,发展了最大水平加速度与组合加速度比值的超越概率模型,分析水平加速度占比与地震强度的关系。最后,提出水平加速度占比沿结构高度分布的经验拟合公式。结果表明,随着结构楼层相对位置高度的增加和地震强度的增大,水平加速度占比逐渐减小,且近场非脉冲地震动下的水平加速度占比大于脉冲地震动。提出的拟合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水平加速度占比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然而,高层建筑越多,楼层越高,火灾应急逃生的问题越突出。当突发火灾时,如何才能快速疏散建筑内的人员?给消防安全提出了一大难题。使普通电梯具有“应急逃生功能”,无疑成为防火应急逃生可行性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建筑幕墙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总结以往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指出现行方法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基于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的抗震性能指标和改进的试验方法,并以实例说明该方法用于判断幕墙抗震性能的有效性,探讨了试验中实现加速度与位移反应相协调的方法,分析了该改进试验方法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楼层反应谱的试验新概念,即以满足一定的楼层加速度反应谱和相对位移反应谱的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分析了用于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的反应谱要求和波形再现的要求。可为建筑幕墙抗震性能研究和试验方法研究以及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