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近年来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多次发生咸潮入侵威胁城市供水安全,评估其影响机制及适应性管理策略显得尤为迫切。文章研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构建闽江感潮河段水厂盐度与氨氮模型,并定量模拟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咸潮入侵的影响机制与应对措施。所构建的模型总体表现良好,情景模拟结果表明,闽江上游水电开发对南港地区的盐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城门水厂的水质的影响较大,其咸潮发生的频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河口地区的采沙挖沙活动使得河口地区的最小潮位水平下降、河口各水厂咸潮发生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5、6月份发生咸潮的风险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当采沙挖沙活动停止时,闽江口地区的盐度开始慢慢下降,6年左右闽江口地区各水厂的盐度可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该研究增进了对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咸潮入侵影响机制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区域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典型黄土塬区不同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基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塬区2014-2016年的自然降雨数据及5种植被措施(乔木、灌木、撂荒、人工种草、耕地)下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的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措施下的黄土坡地水土流失对不同类型侵蚀性降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降水集中于4-10月份,其中引发水土流失的侵蚀性降雨集中于7月、8月。(2)根据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30及降雨总量可将侵蚀性降雨分为5种类型,其中小雨量、小雨强类型的降雨是当地发生频率最多的侵蚀性降雨类型;降雨强度最大的Ⅴ雨型降雨侵蚀力最大,降雨量最大的Ⅰ雨型降雨侵蚀力次之,而Ⅱ雨型降雨侵蚀力最低;Ⅴ雨型在观测期内产流产沙量最大。(3)5种植被措施在不同降雨类型下均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应,在不同类型降雨下不同植物措施减沙率和减流率变化规律不同。研究结果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近几十年沙德格地区环境氟污染状况,研究了氟污染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和草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减轻氟污染的对策措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昌地区野生藜蒿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根据对四川省西昌地区野生藜蒿资源的调查研究。论述了野生藜蒿的生物学特征,分布、开发利用价值,繁殖特性和经济效益,并提出了开发利用野生藜蒿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子洲径流站和离石王家沟试验站的径流场观测资料为基础,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中高含沙水流特征与地貌因素及重力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坡面的地貌垂直结构和由此所决定的侵蚀作用垂直分异,对坡面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高含沙水流形成于峁坡下部和沟坡,并在各级沟道中进一步发展。坡度对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如果侵蚀过程以溅蚀、面蚀、细沟侵蚀为主,不发生切沟及显著的重力侵蚀,则存在着一个坡度临界值,大于此值后,含沙量反而减小。重力侵蚀对坡沟系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强烈的重力侵蚀的参与,高含沙水流的沙峰滞后于洪峰,落水阶段的含沙量常常大于同流量下涨水阶段的含沙量。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联防助推淮河流域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大流域都面临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问题,其中,淮河流域的水污染形势严峻,严重制约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淮河流域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同时,流域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迫切需要进行流域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福建三沙湾海洋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2004年对三沙湾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三沙湾海区多年来水质、水域养殖力(营养盐、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和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调查后发现,养殖水域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过程,降低海水养殖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合理设置养殖容量、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使退化的养殖海域得以修复,将对三沙湾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神府东胜矿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干旱半旱过度地带。由于煤田的大量开采,诱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尤以人为泥石流最为严重,本文以神府-东胜矿区人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放水冲刷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坡面型和沟谷型泥石流源地松散体起动、产沙、泥石流过程的特性,所得结论为:(1)放水历时长,强度大,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2)弃土石渣起动,是该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主体;(3)沟道型泥石流放水冲刷模拟实验,便于观测石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加速了区域的原有侵蚀,为了摸清公路边坡的侵蚀特征,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在青藏公路边坡布设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径流观测小区,进行了两年的观测(2003年和2004年),结果表明:(1)工程措施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其减流(减沙)效益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达到3883%(8189%)和48.72%(9581%),其中截排水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一方面说明公路路面来水也是边坡侵蚀的重要动力,有效拦截路面来水将会极大地减少径流和泥沙,另一方面也说明要提高公路边坡土壤侵蚀的预测能力,应该将路面来水作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2)植被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减流减沙效果,其中人工植被措施有很大的潜力,其减蚀效益都在50%以上;(3)综合措施表现出了极好的水土保持效益(减流在40%以上,减沙在97%以上),尤其土工格室+植被措施,兼具水土保持与景观双重效益。该研究可以为青藏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废弃尾矿库沙滩上直接植树防止二次扬尘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废弃尾矿库二次扬尘的治理过程。经过论证和实践,打破了先覆土,后植被的传统做法,直接在尾矿库尾沙上植被,探索出固体废物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