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简要介绍了自动板框过滤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状态。针对发生的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 ,简述了采取的对策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重庆市2005年3~9月的半年时间里,仅嘉陵江主城流域内即出现四起重大油污染事故的现象,开展了对重庆市各类废润滑油年均产生量及处理现状的跟踪调研,结果表明:重庆市废润滑油的不当处理,在造成约5.5万t/a宝贵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还形成了对长江水系的严重污染。为推动重庆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的保护环境,对目前在废油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完善废油回收处理机制及体系,统一建立一个年处理能力在10万t以上的废油专业再生厂,通过废油再生的产业化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对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汽车生产中的部分深拉件成形的拉延问题,我厂开发了“玉兰牌”CL系列型高效拉延油。以前生产厂家曾用过的1~#、3~#拉延油废品率都极高,无法进行正常生产。“玉兰牌”CL一系列型高效拉延油经过试验和各大汽车厂生产验证,证明其各项性能均超过上述拉延油。  相似文献   
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4):63-63
内蒙古金骄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9亿元建设的生物柴油、生物润滑油、生物质稀土高分子材料产业化项目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开工奠基。  相似文献   
6.
特别提醒     
各种桥、门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减速器漏油问题较为普遍。漏油严重的减速器,不仅会损失很多润滑油,而且对车体本身及对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也将造成不良影响。结合我单位近几年对20余台各型桥、门式起重机大修及维修保养过程中检修及防止漏油的经验,现对起重机减速器漏油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润滑油新加坡项目HSE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加坡HSE管理和国内HSE管理的不同点,确定了润滑油新加坡项目HSE管理存在难题,按照全过程、全方位、系统控制理论,提出了润滑油新加坡项目HSE管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外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各种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无机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温度适用范围广、耐污染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在高温下使用,并可以通过清刷或焙烧再生,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废润滑油再生比较好的一种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离出能高效降解机油的真菌并研究其使用方法.从机械润滑油污染的土中分离出2株真菌,GXUA和GXUB.形态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菌.rDNA的ITS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GXUA与A.tubingens,GXUB与A.fumigatus菌株SRRC 43完全同源.根据均匀设计的油-矿质液中的摇床发酵结果,混合菌体对机油的降解效率高于单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为25 g菌丝体/L矿质液,pH=5.0,26 ℃.在此条件下,于10 g机油/L矿质液中摇床发酵9 d,其降解效率为95.90%.液-质色谱分析表明,混合菌能降解机油中700~900 Dt的大分子.用两菌株的孢子和其他两种生物材料试制了实验室级的颗粒(直径1 cm)生物制剂.在实验室级水平上,按500粒/m2水面和150粒/kg土用量分别处理具有约2 mm厚油膜的水(自来水和海水)和50 g机油/kg土的土壤,处理后的水和土壤中残余油量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添加油酸钠和H2O2能够显著提高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润滑油基础油在储运过程中,油品质量可能产生的不良变化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针对这些危害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