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357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闽江河口塔礁洲感潮淡水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inn.)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2、4、7和9月每月均在连续2个小潮日内向研究样地施加人造海水和Fe(OH)_3溶液,研究短期的盐水入侵及Fe(III)浓度增强对河口感潮淡水湿地土壤反硝化速率及理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的盐水入侵、Fe(III)浓度增强对河口感潮淡水沼泽湿地土壤反硝化速率的影响不显著,然而,盐水和Fe(III)共同施加会显著提高湿地土壤反硝化速率,与对照(CK)相比,盐水和Fe(III)共同施加可使土壤反硝化速率提高270.9%.盐水入侵、盐水和Fe(III)共同施加均可显著提高湿地土壤、间隙水的电导率及Cl~-、SO_4~(2-)的含量;Fe(III)浓度增强可显著降低土壤和间隙水pH值,同时显著提高土壤三价铁含量.  相似文献   
3.
宋伦  吴景  李楠  杜静  杨爽  王鹏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8):3060-3071
以18S rDNA V4区作为目标基因,利用自行设计的真核浮游植物鉴定引物V4(F/R),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辽东湾2014年四季海水中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了8种潜在褐潮生物:抑食金球藻、金牛微球藻、微拟球藻、颗粒微拟球藻、细小微胞藻、密球藻、普通小球藻、钙质角毛藻,其中前2种生态风险较高,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西南、东南两侧.除抑食金球藻和细小微胞藻为混合营养型外,其他6种均为自养型.细小微胞藻丰度最高(平均161445个/L),主要分布在秋季;其次是抑食金球藻、金牛微球藻(平均13912,13717个/L),主要分布在春季;之后为钙质角毛藻、普通小球藻(平均5498,5234个/L),主要分布在秋季;密球藻(平均1345个/L),主要分布在夏季;微拟球藻、颗粒微拟球藻最少(平均56,44个/L),冬季无分布.辽东湾潜在褐潮生物丰度与水温、水深、无机氮、N/P显著相关,其群落结构演替与环境因子关联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products of triazophos in intertidal sedi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work presents taboratory studies on the degradation of triazophos in intertidat sediment. The overall degradations were found to follow the first-order decay model. After being incubated for 6 d, the percentage of degradations of triazophos in unsterilized and sterilized sediments were 94.5% and 20.5%,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temperatures of 15℃ and 35℃, the observed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kob,d) enhanced as the incub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 Triazophos in sediment degraded faster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than under anaerobic one. The water content of sediment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degradation when it was in the range of 50%-100%. The values of kobs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riazophos in sediment, which could result from the microorganism inhibition by triazophos. Four major degradation products, o, o-diethyl phosphorothioic acid, monoethyl phosphorothioic acid, phosphorothioic acid, and 1-phenyl-3-hydroxy-1, 2,4-triazole, were tentatively identified as their corresponding trimethylsilyl derivatives with a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The possible degradation pathway of triazophos in intertidal sediment was propos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riazophos in intertidal sediment was relatively unstable and coutd be easily degraded.  相似文献   
5.
石油在加工、储运、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广泛存在着油品蒸发损耗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储运损耗。据欧洲CCNCAW石油组织试验数据,在无油气回收的加油站,从卸油、储存到给汽车油箱加油平均损失率为3.45‰,也即是2次灌装环节的损失率,平均每次损失1.73‰,油品的蒸发损耗十分惊人。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企业效益的下降,而且由于油品蒸气大量地排入大气中,一方面污染了大气环境,严重地损害了作业场所工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为作业区留下了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6.
作者前文所建立的狭窄海湾潮交换的分段模式的合理性由矩形海湾数值计算结果得到验证,并被应用于象山港海湾水的更新周期估算  相似文献   
7.
Kuo 和 Neilson 的分区段潮交换模式基于 Ketchum 潮冲程理论划分区段,并以各断面的回流系数来反映区段间的交换特征,是一个适合于狭长小潮湾沿程水交换近似估算的简捷有效的模式。本研究对该模式中的混合过程物理简化方式作了更为合理的修正,即引进了“内湾各相邻区段间水体混合交换同时发生”的设定。同时,基于对交换率概念的系统分析,本文还对模式中最重要的特征参数回流系数的特性及其简化确定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32种水产品的Se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酸消解,原子荧光-氢化物发生法测定了广州市部分市售水产品中Se的含量,由标准物质(GBW 08551猪肝)和回收率控制检测质量.结果表明,不同水产品中Se含量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为(34.-1117.)×10-9,平均含量为(345.±149.)×10-9,不同类型水产品中Se含量变化特征是:甲壳类(544.±107.)×10-9>海水鱼类(392.±86.)×10-9>软体类(244.±89.)×10-9>淡水鱼类(238.±97.)×10-9.  相似文献   
9.
HPLC-UV测定水中微量溴酸根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中微量溴酸盐的测定问题,建立了一种用苯酚为衍生试剂、用HPLC-UV检测的柱外衍生测定方法.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82μg·L-1,在溴酸根浓度为5~50μ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6).测定系列溴酸根浓度的相对偏差(RSD)均小于5%,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8%~110.9%.  相似文献   
10.
江苏王港地区现代潮滩地貌发育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淤泥质潮滩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地带,江苏王港地区淤泥质潮滩宽广,由于人工引种大米草,滩涂围垦,大丰港的修筑,影响了王港地区原有潮滩发育的动力机制。王港地区生物分布和地貌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由于植被的促淤作用,王港地区潮滩南部垂向淤积速率较北部大;研究区内潮水沟的发育有两种类型。即泥滩带上的块体崩塌溯源侵蚀和零星分布的米草滩上的洞穴塌陷溯源侵蚀形成潮水沟;潮间带下部实测平均涨潮流流速小于平均落潮流流速,而涨潮平均含沙量大于落潮平均含沙量,潮间带下部潮水往复流及旋转流的作用在滩面上形成了双向波痕,陆地向海推进速度随着泥沙供给的减少以及滩面高程的降低而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