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β-In2S3纳米颗粒光催化剂,并利用SEM、TEM和XRD等对其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土霉素溶液模拟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探讨In2S3对土霉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β-In2S3为立方相纳米颗粒结构,该纳米颗粒由纳米片组成,直径约15~30 nm.以太阳光为辐射光源,In2S3对土霉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4 h内对初始浓度为30 mg·L-1的土霉素降解率可达98%以上.降解土霉素后的催化剂在无水乙醇中清洗并烘干,经4次循环利用后,β-In2S3的降解能力仍能达到85%以上,表明β-In2S3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水热法制备玉米叶基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农业废弃物玉米叶和玉米秆为原材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生物炭,通过批试验方法考察了接触时间、污染物初始浓度、生物炭投加量、反应体系温度及溶液p H值等因素对2种生物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并对吸附规律进行了探讨.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发现,准二级动力学能更好地拟合吸附过程(R~2=0.9986~0.9999);颗粒内扩散方程拟合结果表明,2种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由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2个过程控制.玉米叶基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可以通过Freundlich方程来进行拟合(R~2=0.9898),说明吸附在生物炭表面是多分子层吸附过程;而玉米杆基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方程(R~2=0.9825),说明吸附在生物炭表面是单分子层吸附过程.与玉米杆基生物炭相比,玉米叶基生物炭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拟合理论最大吸附量为玉米杆基生物炭的1.25倍.  相似文献   
3.
根据湿污泥与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和形态特征,将二者结合合成多孔质陶粒,在陶粒基础上通过水热反应使陶粒沸石化,生成功能性吸附材料。沸石化处理的最佳条件为:Na OH浓度4 mol/L,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 h。水热反应产物为八面沸石,是单一晶相的沸石化陶粒。在沸石化陶粒表面八面沸石晶体以柱状晶体堆积形成球形凸起,在孔壁上柱状晶体呈簇状分布。沸石化陶粒比表面积约50 m2/g,较沸石化处理前的污泥-建筑垃圾陶粒提高了近20倍。浸出实验结果显示,沸石化陶粒实现了有害重金属的有效固定,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3-2007)的要求。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沸石化陶粒对Ni2+的吸附等温曲线与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较好,说明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其中化学吸附占支配地位。该沸石化陶粒廉价易生产,适合用于环境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用固体废弃物焚烧炉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时的燃烧过程和燃烧机理。在介绍垃圾三成分(水分、可燃分、碳)与低位驻热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燃烧中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实际空气量、空气比,同时介绍了具体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保温温度为245、260℃水热条件下使用碳酰肼分解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的分解效果.结果表明,在高温水热条件下使用碳酰肼作为添加剂有利于二噁英的分解;在245、260℃下保温1 h,二噁英的分解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但二噁英毒性当量因2,3,7,8-TCDD的再生成减小很少,甚至增大;同时,在水热条件下,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取得了良好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暖体假人模拟人体热反应测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温下人体非蒸发散热规律的研究与应用,建立了暖体假人模拟人体热反应仿真测控模型,该测控模型具有很好的调节品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Activated carbon (AC)-supported copper or zinc made from ion exchange resin (IRCu-C and IRZn-C) have an increased metal load of 557.3 mg·g^-1 and 502.8 mg·g^-1 compared to those prepared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nvolving impregnation with AC and copper (II) citrate or zinc citrate solution (LaCu-C and LaZn-C) of 12.9 mg·g^-1 and 46.0 mg·g^-1 respectively. When applied to decompose 2,2',4,4',5,5'-hexachlorobiphenyl at 250 ℃, IRCu-C achieved higher activity of 99.0%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than LaCu-C of 84.7%, IRZn-C of 90.5% and LaZn-C of 62.7%. Whe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rose to 350 ℃, all the four kinds of reactants can decompose PCB- 153 with efficiency above 90%. Further, X-ray photoelec- tron spectroscopy characterization of IRCu-C before and after the reaction indicated transformation of 19.1% of Cu atoms into Cu^2+, illustrating that Cu is the active ingredient or electron donor promot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PCB- 153.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process differs from a traditional H donor.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on the surface of IRZn-C before and after the reaction, suggesting that Zn acts as catalyst during the process of PCB-153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8.
运用水热炭化工艺,研究不同温度(170~270℃)、停留时间(0~100 min)、料液比(1∶1、1∶3、1∶9)对餐厨废物水热反应减重的影响,并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升高温度,餐厨废物的减重率也随之提高,且减重率均在91%以上;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减重率在20~40和80~100 min时会有小幅度的增长,在0~100 min的停留时间内减重率从83.90%增至86.80%;料液比的增加会使减重率下降,料液比为1∶9、1∶3、1∶1时,对应的减重率分别为91.60%~91.87%、86.20%~87.00%、83.90%~88.10%。液相产物COD测定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料液比是影响液相产物COD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的进行,液相产物COD先是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稳,后略有增加。试验得到的水热炭高位热值为30.50~31.90 MJ/kg,高于国家标准煤热值29.30MJ/kg。  相似文献   
9.
建筑结构抗火性能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火灾产生的高温可使建筑结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抗火能力 ,必须进行建筑结构抗火分析和设计。各国学者对建筑结构抗火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火灾科学的产生及发展的进程 ,重点回顾建筑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的进展 ,进而对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表覆盖材料的热反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对几种地表覆盖材料在具有“火炉”之称的山城重庆典型夏季气候条件下的热反应进行了实测研究,以期为生态城市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