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视野》2010,(6):63-63
“2010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日前在北京启动。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将关注青藏高原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与需求,对珠峰乃至整个高原地区的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科技创新以及教育予以援助,  相似文献   
2.
殷航 《环境教育》2008,(5):24-25
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我上高原     
正去西藏,提前几天吃了红景天,预防高原反应。本来沾枕头就着,弄得迟迟不能入睡,在机场,与同行说起,大家笑了:氧气超量,证明身体好。好身体不容易适应,此话有理。之前听说一位朋友心脏肥大,心血管系统也不好,到了西藏没事,照样抽烟喝酒,有人戏称:上飞机前别人搀他,下飞机后他搀别人。看来,人都会有高原反应,只是轻重有别,除非之前有毛病。  相似文献   
4.
2000—2007年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与驱动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珠峰自然保护区2000—2007年之间的植被时空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问题。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斜率计算获取了基于EVI数据的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变化趋势,以及表现2000—2007年植被变化的矢量图层。利用GIS时间动画技术,建立了7个时间点内不同间隔的植被时空演化过程快照,并结合ArcEngine构建了植被变化监测的时序分析流程,提取和分析了植被变化过程的时空特征。依据年平均温和年降水量观测记录进行了植被变化的气候因子分析,依据道路、河流缓冲区的居民点密度与植被退化面积比例的相关性,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并讨论了不同植被退化区域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变化驱动因子。拟合了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植被变化的相关性,从统计数据方面讨论了珠峰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变化的总体趋势以稳定为主,但植被退化趋势超过了变好趋势。同时,核心区植被变好趋势明显,实验区植被退化趋势严重。保护区南坡植被受气候变化干扰小,保持了大部分变好趋势;北坡由于降水减少造成湿地植被退化,对草地的长势带来消极作用。人类活动与植被状态变化有密切关系,在沟谷地带的破坏作用明显。并且,植被退化趋势与农业耕地面积扩大以及放牧影响关联紧密,而牲畜饲养与林业发展都未对保护区植被变化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引言:"进山的四五天就可能把你十年二十年要走的路都走完,这是人生的浓缩和延长。当你经历过死亡、危险、困难的考验,下山的时候,看到第一棵绿草,你都会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6.
1996年春,瑞典的克洛普和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攀登珠峰。在距离珠峰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转身独自下山。克洛普以登山为生,这次为了到达珠峰,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一路千辛万苦,在离峰顶近在咫尺之处,却转身而返,究竟为何呢?原来,他预定的返回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再用45分钟左右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8日上午,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将奥运圣火带到了世界屋脊,在珠峰茫茫白雪的掩映下.“祥云”红色的火焰显得异常迷人与醒目.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奥运圣火送上珠峰。它的非凡意义不仅在于兑现了中国人民将奥运圣火带到世界屋脊的庄严承诺,也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1,(11):44-44
10月13日,国内环保组织“生态雪山”建议尼泊尔政府沿珠穆朗玛峰登山线路设置移动厕所,方便登山者,且减轻对珠峰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环境技术》2006,24(6):8-8
2006年11月17日,世界最大级35吨电动振动台在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菱)调试成功,这无疑使中国振动行业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该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综合技术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朱玉  多穷 《沿海环境》2001,(11):30-30
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一群被当地人称为“阿拉”的黄嘴乌鸦迎着凛冽的寒风,在离人群几步远的地方蹦蹦跳跳地找寻食物,旁若无人的样子真让人以为这不是在帐篷林立、游人不断的珠峰大本营。中国登山协会驻大本营的联络官小郭对眼前的情景不以为奇,他说:“这里的野生动物还算少的,再往上海拔高一点的地方,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以及野岩羊等各种珍贵动物。”我国早在1994年就把这座世界最高峰及其周围地带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近一半面积的定日县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分局副局长多布杰告诉记者:“当地藏族人和国内外的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