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了电渗析法再生CO2电还原电解液的可行性。以HCOOK溶液作为CO2电还原反应后的模拟液,采用单室电渗析装置对其进行再生,考察了电流、时间、温度等操作条件对电流效率和再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操作电流低于极限电流时,采用电渗析法再生CO2电还原电解液具有高的电流效率和再生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铅酸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工艺技术,通过分析废铅合金板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及电解液、含铅废水、废气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探索铅酸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The electrokinetic removal of chromium and copper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by adding lactic acid in cathode chamber as an enhancing reagent was evaluated. Two sets of duplicate experiments with chromium contaminated kaolinite and with a silty soil sampled from a supeffund site in Califomia of USA and polluted by Cr and Cu, were carried out in a constant current mode. Changes of soil water content and soil pH before and after the electrokinetic experiments, and variations of voltage drop and electroosmosis flow during the treatment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r, spiked as Cr(Ⅵ) in the kaolinite, was accumulated mainly in the anode chamber, and some of Cr and metal hydroxides precipitated in the soil sections in contact with the cathode, 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lectrical energy consumption. Treatment of the soil collected from the site showed accumul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Cr and Cu in the anode chamber while none was detected in the cathode on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two metals either complexed with the injected lactic acid at the cathode or existed as negatively charged complex, and electromigrated toward the anode under a voltage gradient.  相似文献   
4.
5.
用杂铜电解生产铜粉时,电解液的温度一般可控制在20 ̄60℃。本文介绍了在30℃较低温度和600 ̄1200A/m^2的较低电流密度下,用杂铜电解生产铜粉的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和低铜离子浓度对生产细粒铜粉有利,而料低电流密度在保证铜粉粒度的情况下,对节约电能有利。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将碳酸亚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与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到1.0mol/L LiPF_6/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1∶1wt%)的基准电解液中,配制成阻燃电解液。运用C80微量量热仪对钛酸锂负极(放电至1.0V)与基准电解液共存体系、钛酸锂负极(放电至1.0V)与阻燃电解液共存体系进行热稳定性测试,并计算得到热力学参数。对Li/基准电解液/Li_4Ti_5O_(12)和Li/阻燃电解液/Li_4Ti_5O_(12)半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循环伏安测试与SEM扫描电镜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钛酸锂负极与阻燃电解液体系反应放出的热量较钛酸锂负极与基准电解液体系减少了35.4%,且具有更高的活化能,提高了钛酸锂电池体系的热稳定性;同时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阻燃电解液与钛酸锂负极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应用到钛酸锂电池体系。  相似文献   
7.
直流电场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技术是一种发展中的土壤修复技术,有诸多优点。在该修复过程中,电解液的成分、电解液p H值控制对通过土壤的电流、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油率产生了影响。直流电场处理中通过土壤的电流与电解液成分、电解液p H值、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采用直流电场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效果明显,最低石油去除率达到73.6%。当电解液为0.1 mol/L的Na2CO3时,通过调节p H值,可使通过土壤的电流达到1.6 A、土壤电导率达到0.9S/m。处理后阴极、阳极和中间3个位置的土壤含油率分别从0.4672%降到0.0696%、0.0684%、0.0625%,石油去除率达到了85.1%。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铅酸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工艺技术,通过分析废铅合金板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及电解液、含铅废水、废气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探索铅酸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废手机线路板碱性矿浆电解资源化过程中电解液带来的污染问题,采用氨-氯化铵碱性矿浆电解液循环回收废手机线路板中金属,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研究了氨-氯化铵碱性矿浆电解体系从废手机板制备阴极铜的过程中,电解液循环对Cu的回收率、电流效率、Cu纯度以及Cu和Ni、Zn、Pb等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经过7次电解液循环实验,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11,(9):63-63
由深圳市洁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线路板氨性废蚀铜液循环使用技术,适用于PCB行业的清洁生产。主要技术内容一、工艺路线采用溶剂萃取-膜处理-电积还原法对蚀刻废液进行再生处理,首先,利用萃取剂对蚀刻液中的铜离子进行萃取,实现铜的无损分离,萃余液经膜处理、组分调节,恢复其蚀刻性能后,全部返回蚀刻生产线使用,最后利用电解法对反萃后的电解液进行电积,得到高附加值的副产品—阴极铜,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蚀刻液的闭路循环、电解液的闭路循环、萃取剂的闭路循环、油相洗水的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