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72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渗滤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北方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在土地渗滤系统处理中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数变化情况,并探讨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蚯蚓-菌根相互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灰化土(Aquods soil)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4种含量的Cd2 (0、5、10、20 mg·kg-1)模拟土壤污染,设置单独加8条蚯蚓(Pheretima sp.)、单独接种菌根(Inoculum Endorize-Mix2)、同时接种蚯蚓和菌根的3种处理,以不加蚯蚓和菌根为对照,各处理均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研究蚯蚓、菌根相互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根对土壤pH无明显影响,加蚯蚓可使土壤pH比对照约降低0.2,蚯蚓和菌根同时作用对土壤pH降低没有协同作用.(2)蚯蚓或菌根的加入均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蚯蚓的影响大于菌根,同时加入蚯蚓和接种菌根对土壤中DOC的增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3)蚯蚓活动增加了黑麦草根部Cd的积累,菌根则能促进Cd从黑麦草根部向地上部转移,二者具有促进Cd向地上部分转移的协同作用.(4)蚓粪和土壤中DTPA提取态Cd含量与黑麦草吸收Cd量呈显著相关(p<0.01),而蚓粪中DTPA提取态Cd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中的含量(p<0.05).因此,蚓粪中有效态Cd是植物吸收Cd的重要供源.  相似文献   
3.
4.
Kauane  R 《内蒙古环境科学》1999,11(2):47-48
从土壤中分离的红苹红球菌株S-1产生微生物絮凝剂,我们发现酒精可作为它产生絮凝剂的碳源。乙醇为其絮凝剂产生及培养时间提供最佳条件,在乙醇环境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生及碱性的悬浮性污物有大范围的絮凝。  相似文献   
5.
苍蝇能成为宝贵资源吗?──纵谈粪尿资源的开发利用曹龙生一般哺乳动物对食物的利用率都不高.特别对蛋白质的转化率很低,在生长发育期和怀孕哺乳期也只10~20%,未被转化的粗蛋白有些被粪内细菌吸收,有的被机体代谢成尿素.也有些未能消化就进了粪内。粪尿在合适...  相似文献   
6.
宜宾市三江水体粪大肠菌群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在兰  张兰  黄斌 《四川环境》2003,22(6):36-38
粪大肠茵群指数(FC)是综合评价城市污水,尤其是生活污水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宜宾市“三江”水体的FC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三江”受到了生活污水的污染。丰水期的FC指数超出我国地表水Ⅲ类标准的10倍。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排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模式的缺陷及经济发选国家排水及污水控制所走过的路程和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活污水源头分类控制和资源化的生态排水理念,井对实施的可行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蚯蚓粪对油葵修复菲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菲0~200 mg/kg),蚯蚓粪提高了菲污染土壤中油葵株高和生物量;施用蚯蚓粪后,土壤中菲的平均去除率为57.14%,较对照(不施蚯蚓粪)增长了15.34%;当菲浓度为50 mg/kg时,试验组菲的去除率较对照组提高了20.55%,差异最为显著;此外,当菲的浓度相同时,试验组油葵的富集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土壤根际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提高,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6.75%和18.37%。综合分析,说明蚯蚓粪可强化油葵对土壤中菲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红球菌在石油烃类物质降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球菌属是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重要微生物之一。由于红球菌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底物环境,具有极强的有机溶剂耐受性和很宽的降解谱,同时它们还能通过产生表面活性剂和改变细胞表面组成结构来提升自身对于疏水性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红球菌在石油污染物降解及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基于近年来在红球菌降解石油烃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红球菌适应疏水性环境的机制、石油烃中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降解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