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5):715-715
彭永臻:工学博士,1949年生,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1981年作为我国革后的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1984年至1986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留学两年。1990年与1993年分别晋升为副教授与教授。199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
引言: 据有关媒体报道2006年6月18日下午1时许,在大连开发区一家大型商场外,一块楼体外三四平方米左右的钢化玻璃幕墙突然从20层高楼坠下,导致16名行走的市民受伤.另据报道2006年7月31日20时30分左右发生在上海,中信泰富大楼突然落下大量的玻璃碎渣,持续一个多小时,造成一对年轻情侣受伤,还砸坏了一辆行驶中的丰田车……,近几年类似这样的事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3.
一年多前,当国家安监总局对各省市提出安全生产指标控制监管策略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反响颇为激烈。一年多过去了,围绕指标的各种数据早已出来。为此,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中国地质大学罗云教授,请他来为大家做一个解读。实际上,罗教授与中国地质大学的裴晶晶、蔡娇,正是《2005省市事故控制指标完成状况综合排序》(以下简称《综合排序》)的排序者。  相似文献   
4.
洪昭光教授是我国著名健康科普教育专家,《让你的生物钟走得慢些》是他近期发表的诸多健康科普力作之一。该文从人体生物钟的角度再次提醒珍爱生命、珍视健康。  相似文献   
5.
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好人类家园--关于环境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度 《环境教育》2005,(1):13-14
基于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深切关注.对现代环境危机的深层反思.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东,倡导“环境伦理”是今天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环境伦理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人动力,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保障,是深化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客。本期“思考与探索”栏目,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郑度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通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周艳萍编辑与大家共同探讨“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6.
胡喜盈 《环境》2003,(12):14-15
王灿发教授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他参加过中国多部环境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1995年,王教授得知江苏省邳州一个养鸭户正在为4000多只鸭子的惨死而痛不欲生,想起诉这些排污企业,可是,两手空空的农民哪里有钱去交诉讼费、去请名律师!教授免费为这位养鸭户代理诉讼,使排污单位赔偿农民40多万元。此后王教授  相似文献   
7.
"旧的东西流传下来,是比较稳定的东西。旧东西里的好,经过长时间的考验,生命力就格外强些。"这就是著名时装评论家包铭新教授对古董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化工教授Brent Peytonjiqi及其同事描述了以前未曾被发现过的Halomonas campisalis细菌。  相似文献   
9.
张鹏 《绿色视野》2008,(9):45-47
在人的整个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好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进入夏季以后,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高是让很多人烦恼的问题。这个夏季,你睡得好么?  相似文献   
10.
文化之旅小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听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此便将其奉为圭臬,以致于后来写作文时常常引用。而这只不过是作文时的“掉书袋”而已,小小年纪又哪里能参透其深层的含义。直至最近读到这篇采访王梓坤先生的文章时,才对这句话有了更真切的理解。王梓坤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数学家,首创极限过渡的概率方法,彻底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印象中最深的是文中那句“健康的生活准则是:好书不可或缺,运动亦不可省略。”王先生把“好书”摆在了健康生活的第一位,足见其爱书之深,而书亦不曾辜负他,最终助其成就一番作为。由于幼年家贫,无钱买书,所以他只好抄书,但凡遇见好书一定是爱不释手,自称书痴。平生唯一所好就是读书,一生大志,便是教书。他一直未曾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多次为家乡学校捐书捐款,因为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个学人有些落寂的年代,王先生显得从容而质朴。本期的“文化之旅”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等着您,愿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还等什么呢,让我们翻开下一页吧! 仅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也献给在种种职业危难中亡故的人们。愿天下的劳动者。都能获得职业安全与健康。愿天下的母亲和孩子,都拥有一个幸福欢乐的家。愿天下的父亲,一生平安。——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