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邹晶 《世界环境》2005,(2):50-55
法国是一个水利资源不丰富、化石燃料储量匮乏的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经历了多次石油危机,这为法国最终选择核电提供了有利条件。自1976年以来,法国政府制定了以核能为主的能源发展规划,法国电力公司和法国工业界为实施这个庞大的能源规划提供了保证。目前,核电占法国发电总量的85%,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可向欧洲邻国出口电力。法国因此可避免每年进口8800万吨石油.目前,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效率非常低,污染和浪费现象也彳艮严重,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能源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对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生产、人民生活、国家稳定等大事。此外,由于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社会关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又使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横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头之间。因此,就目前中国能源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问题,记者采访了法国电力公司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高兰丝(Francoise COLAS)女士。希望从这篇对话文章里,读者们都能找到各自心中的答案,并希望它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及决策人员在类似的规划和决策过程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杨伟利 《环境》2007,(10):20-23
煤、石油、天然气,包括水底甲烷水合物从根本上来说都源自于太阳能.与化石能源不同的是,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这种可再生生在能源危机频出的今天,其意义更为深远.随着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太阳能产业也迎来了其发展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世界能源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地球,所能供给人类消耗的能源不是无限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今天,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能源需求正在快速上升,到2050年,全球人口由现在的65亿增长到90亿,能源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然而一方面是能源供应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未能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使得全球浪费的能源总量超过了有效使用的总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将环境影响控制到最小限度成为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在"能源危机"席卷世界的今天,能源消费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对我们国家来讲,由于二十几年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大量的能源消费.同时由于我们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工作相对滞后,也造成了许多能源的浪费.节约能源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文中对我国关于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在低碳经济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共同选择。低碳旅游的兴起不仅为整个旅游业指明了方向,也为生态旅游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北京生态旅游区这一特殊区域为对象,阐述了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区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生态旅游区建设现状与低碳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北京生态旅游区实现低碳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几次世界能源会议上都有专家提出开发新能源的急切需求.他们认为,眼前的能源趋势是严峻的,大约再过60年之后,现在广泛应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将出现短缺危机.到时会制约各国丁农业的快速发展.从开源角度上说,一些专家寄希望于热核反应堆的工程开发,以解决这个制约发展的难题,但是这种获得电能的方法同时会产生大量原子放射性废料.核废料如果隐藏处理不当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政府花费巨资还是难以攻克这一难题,这让人们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和瑞士科学家于日前发表评论认为,将填埋的垃圾转化成生物燃料,可在很大程度上化解日益增长的能源危机和应对碳排放问题。评论指出,用处理过的废弃物生产生物燃料来替代汽油,可望使全球碳排放减少80%。  相似文献   
8.
防不胜防的"地沟油",让人们不仅谈及色变更是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忧到了几近崩溃的地步。特别是近一段时间,它不仅在餐饮业屡屡出现,形成黑色产业链,甚至还频频进入商场、超市贩卖。一些黑心的商贩甚至提出如果餐饮店不使用"地沟油"做出的饭菜就不香不好吃的谬论。  相似文献   
9.
董文茂 《环境》2006,(10):48-50
伴随着中国能源危机警钟的频频敲响,充分开发各种新能源,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种种信号表明,生物质能正在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各国纷纷将解决能源危机的出路放在节能上。通过能源节约,虽然不能彻底解决能源问题,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供应的压力,并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于法治社会,一切离不开立法和行为保障,节能当然也不能例外。纵观各国节能事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无一不是以法律作为后盾。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节能立法的成功经验在许多方面也可以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节约能源法》的修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