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主要依靠能见度观测仪,该方法覆盖区域有限且成本较高,而我国高速公路图像采集设备应用广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图像测量雾天能见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图像进行分窗格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优兴趣窗格的亮度均方差特征矩阵,建立BP神经网络修正线性残差组合模型。结果表明:残差修正模型监测效果优于单一线性回归模型,残差修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7;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残差修正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模型精度相对稳定;最后应用此方法监测高速公路雾天能见度,模型的正确率在80.48%以上。验证了用该方法测量雾天能见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环境颗粒物分析仪(GRIMM180)对成都市2018年10月—2019年9月0.25~32 μm的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进行观测,结合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以及相对湿度(RH)、能见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以细粒子为主,0.25~0.5 μm的粒子数浓度占总数浓度的97.75%,数浓度谱呈单峰分布,2018年秋季、2019年夏季表面积谱呈双峰分布,2018年冬季、2019年春季表面积谱呈三峰,体积谱均为三峰分布;在不同RH区间,PM2.5质量浓度及数浓度均与能见度呈负相关,且其中0.25~0.5 μm粒径段的细颗粒物因为对可见光波段的米散射效应而对能见度产生较大影响;在不同RH情况下,不同粒径段颗粒物数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在低RH(<70%)下,0.25~0.3 μm粒径段粒子数浓度对能见度影响最大;在中等RH(70%~80%)下,0.3~0.5 μm粒径段粒子数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最大;而在高RH(>80%)下,0.3~0.5 μm和0.5~1 μm粒径段粒子数浓度对能见度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3.
城市大气中PM2.5污染控制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控制城市大气中PM2.5污染的意义。在剖析PM2.5组成与来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PM2.5的途径,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颗粒物浓度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沙尘天气在近年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造成明显影响。目前我国沙尘天气分级仍然按照气象标准 ,主要是以水平能见度进行分级。文章参考国外的有关标准 ,通过统计近年来我国沙尘天气过程中的颗粒物浓度 ,结合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情况和特点 ,提出了基于沙尘浓度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通过统计天水市区1965~1977年主要影响视程的天气现象,对其时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作了具体分析,初步探讨了大气透明度的分布规律,以期引起人们对当地大气质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5~2004年能见度和有烟日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 a当中,湄洲湾沿海能见度和大气受烟尘污染的变化.结果表明:湄洲湾夏季沿海能见度明显好于冬季,这可能与冬夏盛行风向不同,输送排放污染源地不同以及不同季节天气气候条件相关.湄洲湾冬季和夏季沿海能见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尤以夏季为突出.污染日在86~199d之间徘徊;1985~1988年是污染"轻微期",年平均污染日101d;1997~2000年是污染"严重期",年平均污染日达186 d.  相似文献   
7.
本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进行了解读,强调德育功能是课程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实际活动坚持回归生活、注重体验的德育理念,突出了实践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认为应该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认知性德育与实践性德育紧密结合的德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气污染对城市能见度影响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对能见度的影响.论述了城市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气粒转化过程。此外.选取4个气象参数:风速、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及3个大气污染指标:SO2、NOx、PM10,与晴天水平能见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初步分析表明.城市能见度除受大气污染的影响外.还与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条件及雾、降水、浮尘等天气有密切关系,它主要是大中小尺度天气和大气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它与PM10和SO2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灾害发生时影响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岳丽霞  欧国强 《灾害学》2006,21(1):113-116
目的:探讨影响个体面对自然灾害时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1000余名居民进行测评.结果。①个体面对灾害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为。灾害意识、灾时行为、灾害认知、社会支持,②通过相关分析,灾时行为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运油船舶火灾的特点运油船舶(又名油轮)具有油舱多、输油加油线多和水管线多的特点,而且不同的管道一般都互相交织。运油船舶一旦发生火灾,不仅船舱内烟雾大,能见度低,温度高,产生有毒气体,对人员的逃生带来困难,而且燃烧、爆炸速度非常快,火势会上下贯通,纵横发展,形成立体火灾,往往造成船毁人亡。其次,运油船舶的船体钢铁热传导也比较快,辐射热强,火灾发生后,可引起相邻油舱的油料被加热、气化,发生连续爆炸。运油船舶发生爆炸后,不仅会导致油品流溢到水面,形成水面大面积燃烧,而且还会给水域带来严重的污染。根据以往的事故分析,运油船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