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建设创新型行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未来15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把占地球1/5人口的大国带人比较富裕、文明的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发展观。未来中国不能走靠要素投入的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我国的能源、淡水、耕地、矿产和生物物种这五大资源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安防》2006,(1):27-27
《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防》2006,(1):35-35
《配套政策》指出,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实施十个方面的配套政策。这十个方面分别是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配套政策》要求,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对于中国中部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本文首先重述了作者基于科技部的创新能力报告进行的量化分析对比、所识别的现存于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进一步深层分解,对应地提出了实践性较强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TRIZ理论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激发创新思维,打破知识领域的界限,实现技术突破。TRlZ理论对推进苏联的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推进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是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2007年7月做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的重要指示。TRIZ理论的引入符合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万钢近日在《求是》上撰文指出:面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新形势,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牢牢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交汇的机遇,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的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7.
由两院院士、媒体老总和科技日报读者共同评选出的年度国内外十大科技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科技界年度的标志性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前,占企业总数99%以上,提供城镇就业岗位75%以上的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市)区域。这一分布格局决定了县(市)企业创新主要指的就是中小企业创新,而县(市)创新主体的不完备性特征又决定了中小企业作为县(市)创新主要主体之一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县域经济能否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积累与突变     
经过30年的模仿、跟踪和追赶,我国科学进入比较活跃的创新阶段,并开始向自主创新过渡。2010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39万件,居世界第二位;科研论文数量也已跃居全球第二。  相似文献   
10.
国家高新区表现出很好的发展质量和增长态势。已成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