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及其辐射区的研究,有助于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与辐射区之间的空间联系。基于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WEQ)评估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空间分布格局,利用混合单颗粒拉格朗日整合轨迹(HYSPLIT)模型模拟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路径,识别与计算防风固沙服务的辐射区和辐射效应。结果表明,2020年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总量为1 220万t,防风固沙能力整体表现为西南部偏高、中部和东北部相对较低,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路径为195条,大部分向东北和东南方向扩散,两个方向分别为83和70条,占总数的78.46%,辐射范围主要涉及东北、华北及黄渤海海域。中国境内陆地部分辐射区面积为184.82万km2,防风固沙服务减少下风向沙尘量为597.78万t,受益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东、北京、河北和辽宁等11个省(区、市)。该研究对辽西北防护林工程防风固沙服务辐射效应实现了量化评估,可为筑牢该地区生态屏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树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树种选择是城市绿化的关键.由于辽西地区的树木种类资源较少,因此规划用好适宜当地需要的城市绿化树种,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不仅要以当地的一般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为依据,而且要适合城市内各类地段具体小气候类型和城市土壤的具体特点,并应划分适于在各种不同小气候环境中栽植的树种.  相似文献   
4.
沐浴着初春的阳光,我们走进历史悠久的辽西北地区。走过悠悠岁月,辽西北这个在辽宁经济版图上长期被边缘化的地区,一度成为经济发展落后的代名词,如今在“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推动下开启了新的纪元,古老的辽西北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相似文献   
5.
6.
辽西北春玉米旱灾灾损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干旱风险区划研究,对实现抗旱减灾及粮食稳产增产至关重要。以辽西北为研究区域,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为干旱表征指标,利用该区1965—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及多年玉米种植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通径分析方法揭示研究区玉米干旱时空演变及对各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干旱灾损指数进行旱灾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近54年春玉米抽穗—成熟期CWDI值以2.2/10 a的速率上升,其他生育阶段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干旱频率由辽西向辽北递减;(2)相对湿度和降水量与CWDI指数呈明显负相关,其他气象因子呈正相关,其中气温和相对湿度对其直接影响最大;(3)辽西北分四个灾损风险区,且风险程度由辽北向辽西递增。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春玉米农田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飞机播草试验,证明飞机播草在辽西黄土丘陵区是可行的。它时间短,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可以一次大面积播种,并且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可在山区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西北丘陵地区农村进行现场调研,测算了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系数。结果表明,监测农户总生活污水中人均日产污水量为16.42 L,COD、BOD5、NH3-N、TN、TP、动植物油浓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696.9,341.83,4.34,36.79,4.32,2.28 mg/L;用水来源对农户生活污水中人均日产污水量和动植物油产污系数无显著影响,可取监测农户的平均值作为统一值;锦州北镇市农户生活污水人均日产量为19.12 L,COD、BOD5、TN、动植物油产污系数分别为0.05,0.11,0.09,0.87 g/(人·d),NH3-N和TP产污系数分别在7.29~7.35 g/(人·d)和14.69~14.83 g/(人·d),朝阳北票市农户生活污水人均日产量为19.12 L,COD、BOD5、NH3-N、TN、TP、动植物油产污系数分别为13.59,6.49,0.09,0.43,0.02,0.87 g/(人·d)。  相似文献   
9.
燕山期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导致辽西频繁地火山喷发。巨星火山灰一次次覆盖火山周围丛林和湖沼.掩埋了各种生物,形成学术价值极高的化石库(fossillagerstatte),尤其是鸟类和昆虫化石及动物的毛发、羽毛、膜翅及内脏等软组织结构,都或多或少地以精细的碳化膜或印痕保存。特别是近年一系列新发现,如孔子鸟(Confucinsornis)和带毛的秀颌龙(Compsognathus)/中华龙鸟(Sinosauroteryx)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笔者研究了其中一批化石,从古生态和埋藏事件进行探讨认为:(1)该生物群代表分子中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带毛秀颌龙/中华龙鸟及孔子鸟等,很可能是温血动物。(2)频繁的火山喷发不但将巨量的火山灰沉积在广大的湖泊丛林区,加快了其沼泽化的进程,对煤层及油页岩层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西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陆相湖泊沉积火山凝灰质泥页岩中保存的圣贤孔子鸟(Confuciusornis sanctus)带羽毛的骨架化石,展现了鸟类演化早期阶段的性别差异(即,性二态)特点.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生存于约140Ma前如鸡大小的古鸟类已与现代许多鸟类一样,雌雄个体差异不仅明显反映在羽衣和骨相上,而且还可能表现在行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